他鍊鐵、製作玻璃的時候會得到一些固體,他也試過把這些固體給磨成粉,然後摻水,瞧瞧是否有粘性,能否合成出水泥來。
他對質地較軟的石頭尤其感興趣,希望它們的粉末拌水後能夠具有粘性,乾燥之後能夠變得像是水泥地一般堅硬,然後他就算是擁有了一種水泥。
鐵爐村對石頭感興趣這件事已經傳播的比較遠了。
‘四叔’那裡開始收集到各種各樣的石頭。
含有鐵的石頭已經弄到了很多塊了,可惜含量都很低,仔細詢問,它們不像是來自哪個鐵礦,不值得馬林跑去探礦。
其實馬林最想在其中發現含有銅、錫、金銀的石頭。
這方面他的運氣太差。
他到這個世界馬上就要進入第四個年頭,他如此努力的尋找各種礦,卻只找到了一處貧鐵礦。
軟石頭他倒是見到一種。
而且煅燒後磨成粉、配以沙子真的適合作為水泥,粘結力非常強,而且堅硬。
馬林總覺得這種水泥跟老家的存在很大的區別。
做實驗表明,它們的質量似乎沒有老家那麼好。
但是用來砌牆、打水泥地應該是沒問題的。
裡面加入鋼筋,用來澆鑄水泥板,試了試,效果其實很不錯。
馬林就表示自己需要得到更多這種石頭。
貧鐵山沒有它們,但是沿著鴨子河划船,一天時間能夠到達一處石崗,那裡出產這種石頭。
往來各一天啊。
馬林感到有點頭疼。
即便如此,依然表示希望獲得四五噸。
結果還真的有人願意去開鑿石頭並且水路運回來。
那個石崗附近有個原始部落,是他們把這種石頭給帶到鐵爐村的。
馬林想了一番,贈送給他們兩艘木船、十把鋼刀、一套傢俱加兩張熊皮表示謝意。
結果願意把石頭帶到鐵爐村的人變得更多了。
馬林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
想把這些石頭磨成粉,需要水力錘子。
先粗略的錘成小石子,然後放到石臼裡錘成粉。
把大石頭給錘成小石塊的裝置應該怎麼製作呢?
馬林希望水力只把幾百斤重的大鐵錘給掄起來,然後就鬆開,讓錘子靠重力落下去把石塊給砸碎。
就是說,他希望連桿裝置只推半圈,不拉另外半圈。
具體怎麼實現這個功能呢?
他的辦法一直都非常的笨拙。
但是很多時候笨辦法也好過沒辦法。一個人身處絕境,沒辦法就會死,有個笨辦法便可以逃生,這種時候有沒有遠比笨不笨重要。
具體什麼結構他需要認真的想一想。
猛一想,還真的有點不容易。
大鐵錘被推到最高處的時候要能夠‘滑脫’,依靠重力砸下來。
他現在的主意是,兩個齒輪,都只有一半的齒,在旋轉的一半時間可以對接在一起,然後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