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依然有一定的粘合。
所以澆鑄一塊鐵片後就應該對陶泥板進行一定的修補。
過程非常的麻煩。
但是兩個鐘頭後,二十個鐵片都製作好了。
接著就是用黏土給鍊鐵爐壘一個通風管道,總共二十米長。二十塊鐵片被夾在兩道黏土牆之間,形成四十厘米寬,十厘米高,二十米長的管道,風就是要從這條管道中透過。
整整花了一個下午終於壘好了。
這兩道黏土牆就成了一個長條狀的爐子,加入木炭後可以對夾在中間的鐵片加熱。
而鐵片會對從其中透過的空氣進行加熱。
接著嘗試用風箱推風,即使透過二十米長的管道,風力依然足夠強勁,不過得用三個人推風箱。
這麼長的管道,都用木炭加熱,消耗量非常的大。
幸好燒製了足夠多的木炭。
鍊鐵爐中的溫度非常高,放進去的鐵很快就出現了熔化的現象。
但是現在還少一個爐子,那就是炒鐵爐,用來把生鐵給炒成熟鐵。
馬林是很想把鐵水給吹煉成高碳鋼,但是爐子的溫度還是不夠。
爐子中有溝槽通往外面,使得鐵水能夠流出來。
用一個池子收集鐵水。
池子下再製作一個爐子。
用來加熱鐵水。
然後讓兩個人用木棍使勁的攪拌鐵水,使得空氣帶走高溫鐵水中的碳,而含碳量越低的鐵熔點越高,所以越是攪拌下去,鐵水中的碳越是少,然後就會產生凝固現象,這鐵水越來越稠,會變得逐漸像果凍,最後變成一個一個圓溜溜的鐵塊。這些鐵塊就是熟鐵,而這種做法叫做炒鋼。
目前馬林這裡炒鋼的爐子尚未建好。
晚上吃完飯,他們幾個就來建造這個炒鋼的爐子。
它也是一半在地下,下方燒木炭。上方是個黏土做的池子,鐵水可以流進去。
別的幾人都不知道他是想做啥,但是看到他這麼上心,於是也都很上心。
炒鋼的爐子造好後,馬林又建造了兩個爐子用於燜燒木柴製作木炭。
現在五個爐子一起製作木柴,一晚上能夠有一噸多。
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其實非常的激動。
馬上就要有鋼使用了。
他必須強行抑制住自己的心情。
人就是透過抑制自己的心情而逐漸增長本事的。
他慢慢的思考有了鋼之後能夠做到什麼。
因為他使用的是古代的灌鋼法制作鋼,效率很低,質量也不夠好,所以產出的鋼最好作為武器使用。
比如說,製作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