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族族長明顯充滿了興趣。麻料植物他也認識,用它們紡出的線居然能夠換到鐵質箭頭,非常划算。
這種箭頭有多鋒利,他是見到了。
接著馬林開始教更難的東西,那就是‘四根棍子蹬腿織布法’。
用四根棍子織布。
馬林先向他展示提線棍,然後開始向四根棍子上排縱線,由‘大樹’幫忙。
他連續幾次指向一塊布,說明自己現在忙活的就是織布,希望雞毛族人能夠認真的觀察,然後學會織布。
排線的原則是,每相鄰兩根線中,一根要從提線棍上吊著的線圈中穿過,一根要從旁邊穿過。
一米多寬的棍子上吊著三百多個線圈。
這樣子排線的過程會非常累,但是織出的佈會比較的細。
結果排線的過程一直持續到了傍晚。
非常累人。
為了提高演示的效果,馬林表現的特別勤勞、用心。
中間很少休息。
也確實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他排到半截的時候,雞毛族的族長便感到手癢,於是馬林便拿了那個專門紡織麻布口袋的提線棍給他,讓他把粗麻線給排好。
馬林生怕這些原始人失去學習的熱情,所以硬是在晚飯之前把縱線給排好了。
累壞了。
尤其是腰。
他一聲不吭。
‘小樹’等人也從外面回來了,帶著一種適合製作弓身的樹枝以及一簍子陶泥。
吃完晚飯,馬林的夥伴有的教雞毛族人怎麼燒陶,有的教怎麼製作弓箭。
馬林則是要把‘四根棍子蹬腿織布法’給演示完整。
三百多根縱線排好,用卷線棍把接近二十米長的線都給捲了起來。
接著坐好,用腳蹬著卷線軸,把縱線都給蹬直。
接著把提線棍給提起來,於是有一半的縱線被提了起來,與另外一半形成了高度差。
然後手動從兩層縱線中間穿一根橫線。
接著把提線棍放下去,蹬腿,壓線棍會把原來在上方的縱線給壓到下方,於是又形成了一次高度差。
然後又能從兩層縱線中間手動穿一根橫線。
下面提一次提線棍,就穿一根橫線,壓一次壓線棍,也穿一根橫線,如此反覆,橫線就越穿越多,實現了連續的編織。
如果橫線不齊整,可以用打線尺把橫線給打直,壓緊密。
他織著織著,雞毛族就有人看懂了。
馬林也向他們示意,織出來的布可以拿去金水村進行交換,既能換到鐵器,又能換到獸皮、肉類、種子、粉條之類的東西。
粉條有多好吃,他們都嘗過了。
當下就對紡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