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非常喜歡此類故事。
但是馬林知道,自己知識量有限,不可能一直講個沒完,到將來終究會有講不出新東西的時候。
他必須多動手,做出實際的工作來。
找礦就是這麼一種工作。
他的運氣算是非常背了,走過了這麼多地方,就是沒見過金屬礦。
說起來,他只有能力找到露天礦,金屬要暴露在石頭表面,一目瞭然,他才能辨認出來。
各種儀器他都沒有,也缺少相關的知識。
但是金屬礦實在太重要。
鳥巢平原的原始人正在嘗試進行種植和養殖,目前受到人口的嚴重製約。
馬林希望大家的生活能夠快速變得更好。
野外存在無限的資源,每個原始人都能夠分到好多,關鍵是把它們都給找出來。
剛過去的冬季,每個原始人都用上了壁爐和木炭,過得暖烘烘的。
既然野外的木材是無窮盡的,幹嘛不利用起來呢?
野外的獵物也是接近無窮盡的,大家不缺獸皮、獸毛,不缺衣服,只缺加工製作布匹和衣服的手段。
四根棍子蹬腿織布法織出的布在質量上還是不夠好。
大家制作的衣服在外觀上也不夠好,除了布不夠好之外,剪刀也不夠好,同樣沒有縫紉機。
剪刀是馬林鍛造出來的。不是鑄造出來的。
鑄造能夠把形狀給控制的比較好。
鍛造是靠捶打來控制燒紅的鐵塊的形狀。
有砧板,使得刀具的底面能夠比較平整。
但是想讓側面比較直,那就比較難,只能靠打磨。
想讓剪刀的兩個刃正好能夠合攏,這需要花費一些功夫,打的孔也要比較的正。
關鍵是打磨那一關非常的耗費力氣。
先用砂輪磨的相對較直,再繼續用砂輪給磨出刃來。
這樣子製作的剪刀常常不夠鋒利,難使。
馬林希望自己能夠早點弄懂怎麼鍊鋼。
在爐子溫度不夠的情況下應該怎麼做?
使用吹風裝置之後,依然溫度不夠。
他對爐子進行了不少研究。
他的爐子淌不出鐵水來。
裡面的鐵能夠燒的比較紅,距離液化還是差了很遠。
怎麼才能獲得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