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氧化二鋁以及一些渣滓一般的東西都給砸成粉。
剩下的鐵大約夠製作一根釘子的。
考慮半天,把這根釘子放在火上烤。
烤到通紅,砸的特別扁,繼續燒的通紅,然後用石塊給砸下來兩小塊。
接著把這兩小塊給敲成針的形狀。
還是燒紅,把屁股處給砸扁,鑽出針眼。
然後澆水冷卻,拿到石頭上打磨。
為了兩根針他是花費了無數力氣。
打磨也是件吃力的事情。
一根針花費一個鐘頭,在石頭上慢慢的磨。
雖然很吃力,但是心情非常好。
這不是鋼針,而是鐵針。
不夠鋒利。
但它至少是金屬針。
比骨針鋒利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它很細。
它瞧起來黑乎乎的,形狀既不夠圓潤,也不夠光滑。
猛一看還有點醜。
但是當馬林一直打磨下去,它將會逐漸發亮,並且顯得更加的漂亮。
他把這根針展示給‘大樹’等人看,他們都不停的稱讚。
用這種針縫衣服多方便哪。
馬林要求他們幫助他再製作兩根針,再製作兩個‘丁’字形的鉤。
這個鉤是用來釣魚的。
原始人要是能夠釣上魚,這日子就會快樂很多倍。
釣魚雖然效率不如撒網,但是好在有意思。
又是花了兩個鐘頭左右。總共弄到了三根針,兩根魚鉤。
馬林馬上就給魚鉤綁上線、魚漂和魚竿,帶著幾個原始人去挖蚯蚓,然後去河邊釣魚。
隨便喊了一人,並排釣魚。
還挺順利,幾分鐘就有魚上鉤了。
這件事特別有意思,馬林釣了一條魚後就把釣竿讓給了別人。
他回去,背上簍子,繼續去刮石頭上那種紅褐色化學物質。
方才得到了一根釘子那麼多的鐵,他希望能夠得到更多,比如三根釘子那麼多,這樣子他就可以獲得一個鑿子了。
有了鑿子之後給木材打洞就會容易很多倍。
他製作那種簡陋的紡車,就需要給木頭打洞。
他覺得這種紅褐色化學物質應該是一種含鐵量略高的黏土,比紅陶那種泥高一點,但是比鐵礦差了很多。
忙活了一整天,揹回去兩簍子這種紅褐色的黏土。
找人幫忙,在鍋裡把它們給炒幹,然後倒入石臼裡搗成粉。
他自己配置了一缸稀硫酸,把土粉倒到缸裡攪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