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和口味都很成問題。
但是種植起來比較省心。
只有收穫的時候比較不容易。
馬林建議他們多種一些,隨便一點不要緊,儘量擴大一些種植面積。
至於種多了怎麼儲存的問題,馬林說明挖地窖窖藏,足以吃到明年。
“那麼難吃,種這麼多做什麼?”
馬林說道:“生產的澱粉可以製作粉條、粉皮,或者奢侈一把,用這種澱粉包餃子。”
澱粉中過濾掉了各種纖維,製作的餃子味道很好。
這些人一聽說粉條,興趣就增加了一些。
即便如此,他們也討厭幹活。
馬林花時間在附近九個定居點都督促大家多種植苦薯。
此外馬林手上還有透過交換得到的十幾斤黃豆,五斤豌豆,十斤穀子,他也不認識這是什麼穀子,但是記得它可以在夏季結實。
猶豫半天,明白一件事,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即使種下去之後會顆粒無收,他也得嘗試種下去。
於是用棍子和石頭在一片地上翻土。
這地原來長滿了枯草,被他一把火給燒盡了。
小石塊都撿了起來,丟到了遠處。
沒有金屬工具,翻地真是難。
但是不翻地的話,種下去這些寶貴的種子實在是暴殄天物。
他自己動手掘地。
棍子與石塊一起使。
大約掘二十厘米深。
他想起了先前在山泉村挖牆基溝的事情。當時差點沒把他給累死。
想掘地,石塊的形狀必須比較合適。
他們能夠加工細石器,但是鋒利程度比起jue頭、鍁都差了十萬八千里。
馬林到現在已經打磨出了很多個細石器了,但是想用哪個刨地,基本上都太吃力了。
只有比較小的石器挖的動地,但是效率太低。
他想了一番,只有一個法子。
他像是打理花園一般,蹲著,用一塊石頭配合一根棍子,慢慢的挖地,挖起來一塊土,就用手給捻碎,放在前方。
效率極低。
但是這樣子做確實有類似耕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