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本身不容易被雨水給衝下土坡,不像普通的土,因而很容易暴露在土坡上。
在小溪邊找到的機率更大。
馬林挖取了一簍子這種黏土,提回去,同樣用來捏製這些陶器,放到窯中去燒。
於是葦生很高興自己掌握了一項新本事。
這天晚上陶器便都出窯了,葦生得以驗證這種做法是可行的。
另外沒有釉質的陶器不需要在窯中煅燒也能成形。馬林進行了演示。
再接下來的一天是教葦生怎麼編織各種東西。既包括繩索,也包括揹簍、葦蓆、斗笠。
再接下來的一天則是教葦生怎麼製作弓箭。
弓是加工樹枝形成的。
用石斧砍下老榆樹粗樹枝,長度兩米多,進行一番打磨和加工,使之成為弓的模樣。大約會有四十多磅,已經可以用於打獵了,配合製作較好的箭矢,平射四十米,拋射一百多米是不成問題的。
樹枝原本應該比較粗,直徑大約十來厘米。
為什麼石斧能夠砍斷樹枝?
新鮮樹枝是可以被石鑿鑿出豁口來的,用石鑿多花點力氣砍樹,是做的到的。
再接下來一天教葦生怎麼造房子,包塊泥屋、草屋、石頭屋。
這位野人非常積極的學習這些東西。也不是那麼難學。
‘大鵝’經常抓著葦生,使勁的安排活。
‘大鵝’的意思是,不能白吃白喝,必須多幹活。
葦生一直比較配合。
然後葦生在這裡一直生活了半個月。
氣溫已經有了回暖的跡象,但是春天依然遙不可及。
葦生與他們交流,表示自己家那裡大約有六十多人,現在生活的極為窘迫。
周圍幾乎沒有多少食物,打獵極為困難。
他從山裡走過來花了一個月。
一個月的路程啊,讓人望而卻步。
然後葦生表示自己想回去。
這也是正常現象。
但是一個人在野外極為危險,而且難以獲得食物。
馬林的想法是,讓葦生揹著三十斤肉回家,一天吃一斤至少餓不死。
三十斤重量也不算太重。
可安全問題還是很難解決。
‘大鵝’的建議是,讓葦生去桃林村找個媳婦,然後跟媳婦一起返回自己家。兩人怎麼都比一個人安全,路上再用竹筒攜帶著火種,住宿的時候就點火堆驚走野獸。
但是顯然葦生急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