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他還是需要至少五名夥伴。路上要帶著帳篷、墊子以及一定量的肉。
最好再帶上一些商品以便進行交換。
他的目標是收集到更多的豆類種子、穀子,找到更多的口糧作物。
以及教會這些原始人最基礎的生活技巧,順便勸說他們馴養野羊。
可是他並沒有適於交換的商品。
有哪些東西是南石村能生產,而別的部落生產不了的?
目前並沒有。
他這裡的任何東西都未曾達到這個標準。
西北的紅石村有項合格的商品,那就是食鹽。
那邊以淋鹽的方法從鹽土中生產食鹽,供應給幾百人是不成問題的。
他們來去一趟,可能要花費兩個月,而這些鹽換取兩三百張毛皮是不成問題的。
一斤食鹽可以換取一張毛皮。
然後他們會背不動這些毛皮。
馬林認為他們需要馱獸,但是他們壓根就沒有馴養馱獸的經驗。
馬林認為他們會用鹽來換取穀物、豆類以及一些土特產,這是馬林給他們提的建議。
收集了足夠的穀子和豆子,才方便種植。
馬林給他們講述過穀子到底有多重要。
有了穀子,日後一畝地大約能夠產出一千斤糧食,夠一個人吃上個兩年的。
紅石村周圍那圈土地就能夠養活上萬人。
而人口多,穀子也種的多之後,就會出現各種美食。
馬林給他們講述各種麵食,包括饅頭、麵包、餃子、油條、煎餅、麵條、餅乾,諸如此類。
還能夠釀製酒、醋、醬油、植物油,製作麥芽糖、玉米糖,諸如此類。
紅石村眾人跟馬林關係非常鐵,馬林一說,他們就充滿了興趣。
一起旅行的時候,馬林也經常跟他們講這些美食,使得他們深受感染。
思想觀念的提升肯定是巨大的提升。
他們開始覺得要是不種植口糧,不養殖牛羊,這日子簡直就沒法過。
所以他們對馴養羊才那麼感興趣。紅石平原有非常適合馴養的羊,馬林稱之為紅石黃羊,性格接近山羊。
不知道這個冬天紅石村會捉到多少羊。
馬林跟他們交代過,羊不要太大的數量聚集在一起,否則容易得傳染病。
在沒有獸醫的時代,一次瘟疫可能會造成滅頂之災。
所以如果羊的數量太多,最好把它們給分開。
‘黑虎’問馬林,多少頭就該分開。
馬林想了一下,說道:“最好五十頭就分開。我老家存在獸醫,所以一個農場可以養殖幾百只羊,但是你這裡啥都沒有,還是不要聚集在一起比較好。”
現在‘黑虎’尚未回到紅石村呢,估計還在路上。
馬林誠心的希望‘黑虎’幾人能夠生活幸福。在這個時代遇到他們真是件幸運的事情。
‘黑虎’也能夠理解馬林為什麼要呆在鳥巢平原,因為馬林想獲得更多人口,而鳥巢平原存在接近兩千人口。
這是‘黑虎’知道的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大約也是這個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