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很深的草叢中見到了一窩剛出生不久的小野豬。
上前去捉了兩隻就向回走。
大野豬聽到聲音想來襲擊他們,被他們用標槍給嚇跑了。
接著‘屁蟲’自己動手,在牆外面燉野豬肉,並且邀請幾個小孩過來跟他一起吃。
那個老女人即使意見特別大,也不好說啥。
只要馬林與‘屁蟲’肯把獵物分享給別人,他們就不算違反部落的規矩。
原始人採取集體分配製度,只要他不獨享獵物,他就有權在獵場捕獵。
那個黃臉女人試圖跟‘屁蟲’吵架,‘屁蟲’非常大聲而又快速的噴了回去。
馬林得以吃飽一頓。幾個小孩也樂意到他這裡玩,他們喜歡看小羊羔。
小羊羔沒心沒肺,願意跟他們一起玩。
馬林繼續壘著羊圈。
‘屁蟲’還幫忙搬了幾趟石頭。
這天晚上,羊圈的圍牆壘好了。
第二天上午,羊圈有了個比較小的棚頂,下雨天的時候養可以呆在裡面。
這些原始人也對養羊充滿了好奇。
養羊真是容易,給它們造一個羊圈,每天早上牽出去,晚上牽回來,再幫忙割一些青草給它們吃,就行了。
養個幾百頭羊才算是發展起了養殖業,到時候大家才不會為食物操心。
接著馬林就儘量跟狩獵隊一起活動,主要目的還是搞好關係,儘量不要鬧矛盾。
他希望他們能夠嘗試活捉更多的羊,尤其是小羊羔以及帶有小羊羔的母羊。
只是‘藍臉’一直在為難他,反對活捉羊,在有機會活捉的時候也會嘗試搗亂,要麼讓羊跑掉,要麼把羊給打死。
馬林只管忍耐。
他知道自己來到這裡是想做什麼。
他想做成一番事業,教給原始人更多的生存技巧,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帶給他們一定程度的文明,並儘量讓更多原始人受惠。
他離這個目標差了很遠。
山溪村尚未懂得養羊的好處。
至於如何才能讓他們懂,馬林覺得,必須養給他們看。這或許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等到他們看到小羊羔長大,母羊產仔,羊群擴大,他們應該能夠懂得這樣子獲得肉食的方便程度遠高於打獵。
他懂得想做成任何事情都必須付出一番辛苦的努力。
比如,他想建立一個原始人的文明,這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情。過程會極為繁瑣,而這種難度反而使這件事變得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