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大模大樣的給自己盛了兩大碗肉。
老女人在那裡不停的詛咒,她兒子‘公雞’發了脾氣,說道:“你鬧個啥事?馬林原來自己住這裡,不是照樣天天吃肉?他打獵本事最強,好肉不是都應該給他吃麼?”
老女人忽然就大聲吼了起來,拿起石頭、土坷垃、菜根砸‘公雞’。
‘公雞’氣得跟什麼似的,抱著碗躲到遠處,不再理會他娘。
這個時代,人煙稀少,廣袤的土地都屬於他們。
所有資源都屬於他們,只要有能力進行狩獵,所有野生動物都是他們的食物。
馬林覺得養羊是件比較容易掌握的技巧,而種植的難度則是大了很多。
種植需要曆法,最好能夠掌握二十四節氣。
而曆法的製作需要很多年的細心觀察。
即使馬林知道曆法的原理,也有能力製作曆法,但是他並不具備相關的時間和精力。
觀察月相是件需要耐心的事情。
曆法的關鍵是弄懂每年、每月是多少天零多少小時。就像是藍星的一年不是正好三百六十五天,其實還多了幾個小時,一月也不是正好三十天,也多了幾個小時。
必須把這幾個小時給測算出來。
然後才能精確的預測日後幾十年的節氣。
至少現在山溪村是個真正的村子。大家都有自己的石頭房子。
‘屁蟲’知道怎麼建造石頭房子,別的原始人也能夠學會。
這件事並不如何難,看了一遍就能夠自己領會。
至於工作如何才能進一步展開,馬林並不知道答案。
現在大家需要什麼?
他覺得,需要葦蓆、草墊,需要羊圈,需要移植一些野菜到村子附近。
到底哪個更重要,他不清楚。
他需要展示出自己的價值來。
這天下午,吃完飯,他打算出去收割一些蘆葦回來。
但是自己出門並不安全。
他不確定這些原始人是否願意擁有席子。
但是他認為這門手藝至少應該傳給他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想前去收割蘆葦需要走大約三里路,現在是初秋,一些蘆葦已經可以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