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亂石灘搬石頭。
先搬過來放在牆基溝外面。步行距離六十多米,石頭重量在十斤到三十多斤之間不等。
自然狀態下兩分鐘來回一趟。
以這個速度進展下去,一小時三十趟,四小時一百二十趟。
一開始覺得沒問題,很輕鬆,除了心裡比較煩躁。
一個鐘頭後就開始覺得有些累了,太陽也開始展示自己的威力了。
強行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慢點來,但是不可以偷懶。
關鍵就在於要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他假設自己是歷史上的某個奴工,被工頭抽打著去建宮殿,生死都保障不了,幹活越少,捱打越多,食物也越少。
那種情況下他必須以現在兩倍的速度幹活才能使工頭覺得他比較有用,願意給他東西吃。
他要像牲口一般幹活。
可是現在他的體力跟不上。
他的吃苦耐勞程度差了太遠。
不知道為什麼他對體力活極為看重,總覺得自己必須擅長體力活然後良心才能得到安撫。
他花費無數力氣來尋求心情的寧靜。
最終找到了答案就是這個。
他要體驗那些奴工的生活,經歷他們的艱辛,對他們的苦難能夠感同身受。
接著才能覺得心裡踏實。
然後才能過上好日子。
一方面他被這個問題給煩的夠嗆,另一方面也有長舒一口氣的感覺,自己一直尋找的答案終於出現在了面前。
只是,想做到這種事情真是難。
奴工的命運極為悲慘,死亡率非常高,青壯年去世的比例非常高。
他即使產生了一些相關的思想覺悟,可是如果讓他去當一名奴工,他肯定撐不住。
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累死、病死了。
他想起了聖人蔡魚。
這是他在歐卓大陸冒險的時候見過的聖人。
他也想起了蘇蘭基。
這兩位都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們能夠從事最艱難的生活而不覺得苦,心裡不會有任何抱怨。他們自願進行那種生活。
聖人曾經照亮過他的思想,讓他獲得前進的動力。
他只是在追求個人的幸福。
為了生活的快樂,他必須讓自己的道德能夠得到安撫。
於是他才來到這裡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