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國的困境由此被打破,他們終於可以放開手發展了。通往海岸線的寶貴交通線終於不用用來進口重工業產品和鋼鐵原材料了。
於是金剛國的發展進入了大家都熟悉的模式。
鋼鐵礦、煤礦附近全力建設重工業。
全國建立發電站,由於煤礦儲量非常龐大,所以金剛國是世界各國電費最便宜的。
全國範圍內修路。
這一年,也就是工業革命開始後第十一年年底,金剛國所有城市以及一半左右的小城小鎮有自己的發電廠,凡是有電的小城小鎮至少要有一臺免費的大螢幕電視,安裝在人流密集的廣場、街道,供路人前去看電視。
就好比是,清朝晚期,各鄉鎮的官員都給老百姓免費放電視看。
稀罕不稀罕哪?
絕對稀罕。
大部分老百姓目前都買不起電視,於是它們也可以算做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
電視所在的街區會非常的熱鬧、繁榮,老百姓們樂得看個稀罕。
本來他們正處於半奴隸半封建社會,吃都吃不飽,如今忽然有當官的在大街邊給他們放電視看。
簡直可以一天到晚看個不停。
電視機旁邊一直圍得人山人海。
電視節目會竭力給大家傳播一些資訊,讓觀眾儘快接受一些新事物。
金剛國國內有頭臉的官員基本上都擁有電視。大約是三千多人中有一個有電視,並且樂意拿到外面播放,自己帶著老百姓一起看。
通訊公司正在想法子給儘量多的地區提供手機和電話服務,也在儘量給幾個關鍵城市開通網際網路。
本來鋪設網路電纜是非常花費力氣和時間的事情,但是這個世界有非凡者,比例是一百人中有一個,很多工程交給他們,進展起來會非常快。
他們的首都已經有自己的區域網,有電腦兩千多臺,附近的城市以及兩個主要的礦區也都接入了這個網,全國範圍內有電腦三萬多臺,功能都非常簡陋,可以收發郵件,看文字和圖片新聞,逛bbs,寫辦公檔案並列印,可以儲存一些書籍和圖片,有簡單的畫圖軟體以設計圖紙,沒別的了。
所涉及到的投資大部分來自於跨國公司。
老百姓被這些公司僱傭,收入會提高很多倍,能夠進入這些公司上班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各種新行業也在陸續湧現出來。
即使政府和各個外國公司、本地富豪都在想法子加快經濟發展速度,但是這種事肯定需要一個過程。
國家離真正的富起來還是需要一些時間。
他們的修路工作都承包給了外國公司。
首先是鐵路,然後是公路。跟東翼洲類似,他們也在嘗試多鋪設一些石子路。
從各個礦區通往大城市的公路和鐵路都要優先建設。
能夠快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在於跨國公司攜著資金入駐,它們希望能夠在能源生意上分一杯羹,這麼大型的煤礦和油田意味著什麼,它們非常清楚。
事實上,金剛國已經因為自己的煤田和油田變得世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