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個人克服越多的痛苦,越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馬林可不想看著自己贊助的這些研究組每天面對多少來自社會、工作、家庭的痛苦。
首先,他希望大家都是快快樂樂的。
其次,他希望大家在心情愉快的時候會幹勁十足,把所有力氣都使出來,而不是變得傲慢、懶惰、每天散佈各種負能量。
比如,他非常不喜歡天賦論。科研人員有天賦麼?是有天賦的,確實一些人比別人更容易出名,也更容易做出成果。沒有天賦的人是會更辛苦一些,但是人追逐夢想就必須有所犧牲,否則違背社會的規律,最終給自己引來很多麻煩。
社會存在一種馬太效應,那就是有錢的人趨向於更加有錢,沒錢的人趨向於更加沒錢,有才能的趨向於更加有才能,沒才能的人趨向於更加沒才能。能夠克服這個馬太效應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那些不努力就成功的天才只是馬太效應形成的一種社會現象罷了,他們也體會不到前者的樂子。
華夏國有自己的傳統道德,人必須腳踏實地的生活,在才能和美德兩方面都付出足夠的努力,於是華夏國很多成功者是真正的扛住了社會的壓力,逆潮流而動並戰勝了阻力,他們是真的了不起。而且華夏國人有個特點,那就是忍耐力較強,容易被低估。
於是科研人員的天賦論廣泛的流行並不奇怪,社會環境就是喜歡進行炒作,而做正確事情的人處於被嚴重低估的狀態,他們沒有一點分辯的打算。由此便形成了一個陷阱,越是品德不夠端正的人越是信仰天賦論,可能終其一生他們都會相信天賦論,並掌握大量的論據,其實那只是社會的假象。他們進入了社會的下沉區間,註定要成為失敗者,所以看不到真相。
馬林為了讓這些研究組早點出成果,於是便會充當過濾網和防火牆,把社會的一部分負能量給阻擋掉,同時維持他們的全力以赴狀態。至於品德,馬林與馬林的朋友都以身作則,能夠顯著的改善工作氣氛,馬林與馬林的朋友都挺得住社會壓力,對社會的種種陰暗面都見怪不怪,足以抵禦它們的影響。於是馬林贊助的研究組確實出成果快。
他做的這些正是這些研究人員所需要的,他們這個群體面對社會壓力的時候容易出現焦慮、急躁的情緒,而馬林可以幫助他們分擔掉很大一部分。
為什麼他有這種能力?
是因為在過去經歷了足夠多的考驗,該站出來的時候都出來了。
大家都知道,每次站出來都意味著犧牲,必須心裡越過某道坎,否則怎麼也不願意站出來。
馬林的感覺是,一旦站出來,似乎生活就進入了另一個維度,發現所有事情都變得更順心了。
以馬林的觀點看,大部分科研組的氣氛都不夠好,壓力太大或者負能量太多。
他從沙狗神教請來的人員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敏銳的發現這些壓力和負能量,找到來源,幫忙消除掉。
其中一些會心靈魔法,能夠直接對著研究人員施放。
另一些則是擅長傳播那種輕鬆愉快、積極樂觀的氣氛。
沙狗神教的各種人才在社會上非常受歡迎,他們算是專業技術人才,擁有真本事,不是神棍。
有他們來訪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研究員們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從他們身上獲得了很多活力、樂觀的精神、對社會的豁達態度。
事實上馬林自己開辦的多家工廠、研究室、學校都有非常好的氣氛。
他自己挺得住社會壓力,他選用的人也都是挺得住壓力的型別,他們聘用的技術人員、研究人員可以一直受到正面積極的影響,逐漸變得成功。
所以這些地方也容易出成果。
以前馬林自己是技術型人才,遇到問題都想自己動手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