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既喜歡看人唱歌、演奏,也喜歡看人舞蹈,南翼洲的音樂舞蹈對於東翼洲的老百姓來說是新鮮、充滿活力與異域風情的。
他們是否樂意看到南翼洲的藝術家前來表演?
非常樂意。
於是就有不少南翼洲的藝人沿著鐵路和水路,來到東翼洲,在街頭唱歌、跳舞、奏樂,有時候是自己一個人,有時候是幾人一起。
東翼洲人至少覺得新鮮,又容易被他們的樂觀、活力所感染。
某些藝人會步行,或者蹬著三輪車到東翼洲的鄉村表演。這個年代的老百姓並沒有電視能看,連收音機都非常少,所以看到這些外國來的藝人,會高興的不得了。
一些村子的某個十字路口或者廣場會成為流浪藝人進行表演的場所,接著這裡會出現商店和小賣部。
有個村子一年有五十天見到了來自各地的流浪藝人,每一組都風格迥異,大家都看的稀奇。
北羽洲、東南翼洲、東北翼洲的藝人也會加入路演的行列。
但是明顯南翼洲的藝人最受歡迎,賺的最多,因為他們與東翼洲的區別最大,同時自成體系,特色鮮明。
東翼洲的藝人也有前去南翼洲進行表演的,他們的特點是非常的低調、樸實、勤勞,樂曲常常安靜無比,能夠洗滌心靈。
在沒有電視的情況下,雙方得以瞭解和熟悉對方的風俗習慣,一定程度上靠的是各種旅行者的腳。
現在的報紙上出現了大雜燴一般的景象,既然人口都互通了,一個地方的新聞對另一個地方來說也算是自家事,不會採取漠然不理的態度。
社會氣氛充滿了新奇、混亂、擔憂以及一種令人愉快的喧鬧。
南翼洲的藝人也會前去北羽洲、東南翼洲表演,原來想進行這種旅行需要透過海關審批,很難成行,現在實現人口互通了,想怎麼去就可以怎麼去了,至少坐輪船挺便宜的。
落後國家的衛生習慣可能不太好,國民素質偏低,但是東翼洲其實並未起步多久,以後大家的素質會持平。
文化方面的融合帶來了眾多利好,大家的日常生活確實是更豐富多彩了。
一群南翼洲人和一群東翼洲人聚集在一起,就會自發的產生很多娛樂方式。
只是簡單的唱歌和跳舞就顯得非常有意思。
這個時代,更開朗、陽光、有活力,做事有恆心的人,更容易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南翼洲一些餐館在東翼洲迅速成功,特色就是民族風情和歌舞表演。東翼洲也有很多餐館在南翼洲獲得成功,原因在於美味和用心。
活力與韌性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品質,組合到一起產生各種更出色的社會氣氛。
人口互通給雙方的老百姓都帶來了重大利好。
本來道路不太好走,娛樂方式少,老百姓的生活缺少樂子。如今樂子會自發找上門來。
以前只有大城市人才能看到的異域風情,如今在各偏遠的小城和小鎮也很常見。
由於沙狗神廟系統的存在,社會的整體氣氛是歡樂的,所以異域的藝人在各個地區都非常受歡迎。
即使沒有電視、網際網路,但是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娛樂方式,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樂子。
歡迎異域人到自己家附近做生意以及前去異域做生意都成為了社會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