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怎麼讓四個聚能腔兩兩共鳴呢?
愛思哲教給馬林一個八音笛訓練法。
一共製造八個能量小球,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在兩對聚能腔內部來回跳動,就像是在吹奏八音笛。
然後把自己的力量注入馬林的非凡迴路中,進行演示。
“也就我們的鐳射炮訓練法可以這麼進行教學,老師可以給演示給學生看,還能對學生的訓練結果進行檢查。”愛思哲說道。
馬林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進行這種訓練,你的非凡之力會變得非常精細,大約需要至少兩百個小時,你的聚能腔便能實現共鳴了。”
這種練習,確實像是在演奏音樂。
馬林一天十小時進行這個練習。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中間會出去進行幾場格鬥排位賽。
聚能腔是生物流體結構的,能量小球在其中的跳動就像是氣流進入了笛子的腔體然後從孔竅中流出。
對力量有一些考驗,最主要的一條還是在考驗耐心。
忍耐住心裡的煩躁情緒和疲勞,耐心便會增加。
愛思哲是位好老師,總是能夠把複雜的事情給講解的非常簡單。
馬林的感受就像是在用非常不趁手的樂器學習演奏音樂,非常的不順暢、不舒服,性格容易煩躁。
但是這沒啥大不了的,先前那麼難他都挺了下來。
每兩天就會嘗試一次共鳴動作。
怎麼共鳴?
從底部的聚能腔釋放一束能量到上部的聚能腔,上部的聚能腔如果能夠受到激發,發射出一束強大幾倍的能量,那麼就實現了共鳴。
每三天他會進行一次嘗試,看自己是否能夠做到共鳴了。
一開始連點共鳴的影子都看不到。
馬林其實有點著急。
有幾天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出了錯誤,永遠也無法實現共鳴。
或者是愛瞌睡提出理論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所有情況,可能他就是永遠都無法實現共鳴的那種非凡者。
他給愛思哲提出自己的擔憂,愛思哲說道:“你想那麼多做啥,抓緊練習。”
於是他便專心練習。
前三週幾乎感覺不到多少進步,他其實心裡非常著急,能做的就是延長練習時間,每天只睡四個鐘頭,一天進行十四個鐘頭的練習。
終於在一個月後能夠實現聚能腔之間的共鳴了。
於是愛思哲又教給他七個劍術動作、加上配套的拳法和移動方式。
馬林安心不少了。
這種實際武技的練習就比能量訓練法容易多了。
一個月後,他已經全都掌握熟練,在格鬥排位賽中打到了白金一。
他給普通種族帶來了希望,因為他就要打到鑽石組了。
鑽石組的都算是真正的高手。
馬林現在就是普通種族的第二高手,僅次於蘇蘭基。
其實這說起來有點悲哀。全世界兩萬億普通種族,只有他一個能夠在一級聯賽打到白金一。
愛思哲來教他鐳射炮訓練法的第四個階段。
”下面你要學習,怎麼把聚能腔產生的能量注入劍中,使你的劍變得更為鋒利,並可以進行力量的爆發。”
因為能夠做到聚能腔的共鳴,所以才能進行這一步。
具體做法就是,握著劍,在非凡迴路中積蓄力量、把力量釋放出來,注入劍中。
這是件非常難的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