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對於自己成為了大餅之神這件事非常的滿意。
還充滿了自豪感。
雖然這個神職是透過抱大腿獲得的,但是依然能夠給予他一些特殊的力量。
比如他可以聽到遙遠的信徒的祈禱。
“偉大的大餅之神,請讓我吃飽一頓大餅吧。”
他會根據信徒的虔誠程度來決定是否要幫忙實現願望。
比如某個餓了很久的小男孩想吃到一張大餅,而馬林只能幫助他稍微提高一點走路速度,以更快的走到一個大餅攤位跟前。
如果男孩的信仰更虔誠一些,馬林可以讓那個賣餅的大嬸多產生一些同情心,心裡生出一點送小孩一塊大餅的念頭。
如果男孩是個信仰大餅之神幾年,經常唸誦經文並且給馬林獻上貢品的資深信徒,馬林就可以讓那個大嬸贈送他一塊餅。
如果賣餅大嬸對馬林的信仰比較虔誠。馬林就可以讓過路人多產生想吃餅的念頭,至於是否會真的掏錢買餅,馬林也預測不了。
馬林還可以編寫一本書籍,上面提供一些法術儀式,使得他的信徒們可以透過這個儀式賦予普通的大餅以特殊的功能。
比如說,很小一塊餅卻能吃的非常飽;具有治療傳染病的能力;能夠讓人跑的更快;能夠讓人不困,諸如此類。
目前他就在編寫這本書,叫做《大餅聖經》,但是他不確定是否有什麼生物會對它感興趣。
他也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會擁有信徒,目前看來,但凡對他祈禱的,都是一些餓著肚子心血來潮祈禱一次的凡等種族。
如果有複數的信徒同時向他祈禱,他怎麼辦?
自從獲得這個神職,他就自發的能夠多執行緒處理各種祈禱,就像我們能夠一邊呼吸,一邊走路,一邊消化食物,同時還與別人聊著天。這是一種本能,這也是神只與凡等生物的區別之一。
能夠聽到遙遠的信徒的祈禱,這也是神只才有的能力。至於為什麼有這種能力,這涉及到世界的法則,反正一旦晉級神只,就能夠聽到了。
他還能賦予最虔誠、最有前途的信徒以神術。
比如若是有誰腦子壞掉了,對他特別崇拜,透過了他給出的多重考驗,那麼他會給予這個信徒一些特殊能力。
比如畫餅充飢的能力。在不管什麼地方畫個大餅,然後把它給緩緩的擦掉,就像是吃掉那樣,便真的可以吃飽。
這種人物便是他的祭司了。
祭司的能力可以逐漸提高。
比如說,一開始只能做到畫個大餅,供自己充飢。日後便能夠做到畫個大餅,供別人充飢,而且一次效能夠畫多張大餅,供多人充飢。再後來,畫的大餅的味道也會變好,吃畫出來的大餅就像是吃到了了不起的美味。
馬林成為大餅之神的一剎那,便獲得了無數知識。然後他才開始明白神只比凡等生物到底強在哪裡,神只就是神只,即使最弱小的神只也是偉大的存在,值得崇拜。
他知道自己目前並沒有任何職業信徒,稍微對他有點信仰的基本上都是製造大餅並出售的個體戶,他們希望自己的大餅能夠味道好、賣相好。
因為他這神職是從雞蛋那裡獲得的,他屬於冒險神系,是諸多不起眼小神之一,自從他獲得了這個神職,冒險神殿的道具店便可以多出幾種大餅來,冒險者們能夠製造的魔法食物中也多出了幾種大餅。
因為大餅是很好的主食,所以受惠於他的冒險者會有很多。如果他用心做事,給大家提供更好的大餅,那麼他就會收穫很多信仰,使得自己的實力獲得提高,許可權就會變大。
比如說,一開始他只是負責冒險者們的大餅,當工作做的足夠好,所有居民食用的大餅都歸他管。當他做的更好,不僅大餅,連饅頭、包子等食物都歸他管。
再然後他可以當主食之神。
再然後當食物之神。
再然後當生命之神。
前提是他要立下實打實的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