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資料是青龍號上的那名女型機器人整理出來的。她擁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對人類社會缺少認識,對人的行為也缺少足夠的認識。
她的名字叫做小麗,有了名字之後,一個機器人可以更好的適應人類的思維習慣,總好過叫她號。
如果想讓她快速進步,應該每天花大量的時間與她對話。
事實是,馬林也經常與她對話,反正馬林現在作為人工智慧,可以多執行緒操作。
但是,他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小麗的不少疑惑他都無法進行解答。
因此,他只能找彩子要答案。
目前小麗只有一副金屬軀殼以及一張橡膠臉。有時候她會佩戴假髮,有時候不會。
作為‘發育’中的人工智慧,她正在獲得一些人類社會的生活常識,以及青龍號的一些生活常識。
她的服務場所目前侷限在青龍號上,照顧這些船員,基本上不會下船。
青龍號經常進行戰鬥,她擁有不少這方面的經驗,也儲備有資料,各種情況下船員們需要什麼幫助。
有時候馬林會給她佈置任務,就像是給小學生布置作業,據說這樣子能夠加快他們的成長。
什麼樣的人培養他們,他們的常識和性格就會與誰接近。
小麗作為機器人,身體結構非常的簡單、粗糙,因為當初把她送到船上的時候壓根就沒想過讓她做什麼。
馬林卻想充分利用船上的資源,所以才開始給她工作做。
本來資料上說她的智慧程度比較低,生活常識比較少,學習能力比較差,經常卡殼,還比較愚蠢。
可是馬林發現她的結構上存在魔法材料,思維模組用到了算術蟹的腦子提取物。
於是馬林就試著傳輸給它微量的源生魔能,也就是他進行一小時的能量訓練能夠產生的量。
這種行為是否有效果他也不清楚。
他只知道她表現的非常好。作為新啟動的人工智慧,她對世界充滿好奇,對人充滿了敬畏,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把人當做造物主來膜拜。
她對馬林也非常的崇拜,認為馬林乃是超越了人類的存在,在人類社會中能夠擁有這麼高的地位實屬不易。
然後馬林就讓白犬教她一些生活常識。
她的態度使得她學習的過程非常的順利,青龍號上就兩位船員,都對她不錯,又有馬林教了她一些常識,當有別的戰艦的客人的時候,她上去端茶送水,大家的反饋也都是正面的。
於是她便感到竊喜。
這都是馬林所希望看到的。
至於上面關於陳櫻的資料,她是怎麼寫出來的,馬林也充滿了疑問。
小麗呀,你是怎麼透過觀察陳櫻得到這些結論的?
你考慮問題的方式怎麼這麼奇怪?是誰教你的?你的程式是誰設計的,怎麼會這樣看待別人呢?
她也經常看電視劇,能夠看懂部分電視劇。
其實馬林控制著青龍號有兩個多月了,小麗就從幾乎沒多少智慧的機器人變成了略微有一些智慧的機器人,性格很討喜。
很膽小,除了家政服務,沒有別的能力。
比如說,沒有急救能力,沒有維修能力,沒有游泳能力,即使給她一把槍,她也不會使。
遇到敵襲會鑽到什麼犄角旮旯裡躲著,並瑟瑟發抖。
為什麼一個機器人會瑟瑟發抖?因為這就是給她設定的性格,以幫助她成長、
她的製作者並不指望她有多強大的功能,只希望她能夠給家居生活帶來一定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