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十裡紅妝 > 第52章

第52章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利用陰鷙少年被纏上了 太子妃她總想逃 娘娘她總想出宮 悔終 高嶺之花甘做替身 春誘鶯鶯 極品逍遙高手 奮鬥在晚明 都市位面聊天群 城邦崛起 配不配(忠犬受) 我亦飄零久 你的大師兄 你的雪人能活多久 軍旅舊事 農夫與蛇 冰山元帥逼我裝A 同居後標記了Omega情敵 聽說她還在等我入戲 聽說我很不受寵

過年,氣氛本該是喜氣洋洋的,可宮中的氣氛卻一日凝重似一日,這是因為,皇帝心情不好。

天子之怒,伏屍千裡。

皇帝雖然富有仁慈之名,可是心情不好,也足以讓手底下的人警醒地把皮繃緊,不見那最受寵的韋貴妃都受了呵斥,更去了協理六宮之權?

王福全小心翼翼的推開了書房的門走了進去,身後跟著提著個食盒的小太監。

“皇上,吃點東西吧。奴婢讓禦膳房燉了清心肺的湯……”

王福全在皇帝所在的書桌前幾步站定,輕聲說,從小太監手裡接過食盒,將裡面的食物擺上了一旁的小桌。皇帝沒動,像是凝住了般依舊在注視牆壁上收起了又再度被掛上的牽牛花圖,牽牛花圖旁是一幅修竹圖:

“一朝引上簷楹去,不許時人眼下看”

“依依似君子,何地不相宜”

一個是“李易安”之句,另一個卻是“太委屈”——

王福全低下了頭,暗自思量:恐怕這秋小娘子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比他以為的還要重啊!

皇帝自從芸小娘子在平安縣出事便開始對韋貴妃冷淡,想來是明白過來,韋貴妃是藉著自己之手將芸小娘子一家)推了出去,甚至是不是懷疑,“匪掠”之事,有貴妃的影子?芸小娘子在鎮南王府受辱後,皇帝更是藉故去了韋貴妃協理六宮之權,連太皇太後的勸止也沒聽——

文武百官參秋知縣“縱女行兇,肆意妄為”,皇帝更是一概溫和的態度,厲言斥責,更直指某些言官大事裝鵪鶉,小事喋喋不休,簡直可憎可恥——

這些人也是愚蠢,也不想想一個區區七品知縣如何能縱女去侮辱一個三品武官?便是縱,那也是皇帝縱。那些人不敢拿皇帝開刷,便拿那秋知縣說事,簡直荒唐。更再且,若不是李志強言語相嘲,那得人侮辱在後?若是別個小娘子也就罷了,那可是皇帝放心上的人啊,說人狐媚子,那叫皇帝情何以堪?還好意思讓人)上表參奏,這不是自己湊臉上來討打麼?

這些道理,連他這種讀書不多的人都知道,怎麼那些聰明人就不明白——當然,那也是因為他知道更多內情的緣故,可也不想想:皇帝怎麼就下了那道中旨,怎麼就偏偏給了那位小娘子。

有點腦子的都該明白啊!

王福全暗暗搖頭。

皇帝要撤藩,自然會在各藩王身旁安插眼線,何況,當天王府內發生的事並非隱秘,過程自然大字不落的彙報到皇帝耳裡,皇帝聽完後,沉默半晌,對他說了一句話:

我不如她!

堂堂天子,一國之君,卻說她不如一個女子!

王福全覺得簡直天塌了。

他茫然半天,不知所措,最後恍然大悟:他堂堂一個皇帝,想撤藩卻諸多制肘,她一個弱女,卻能鬧得鎮南王府天翻地覆,想打臉就打臉,想罵人就罵人,打完罵完鬧完,我要走,你連攔一下都不能,還得保證我安全回去,這份瀟灑這份氣派,連他光是想象也不由心生嚮往,何況一直受制於人的皇帝?

“芸小娘子實乃女中巾幗。”他當時由衷說出了這麼一句話。皇帝默然不語,面露哀色,不知道是惋惜還是難過,或者兼而有之。

過了兩天,皇帝就尋了韋貴妃的不是,去了她的協理六宮之權,又掀起後宮一陣權力的暗湧。

皇帝也自那天起,顯得有些心不在焉,很多時候,就呆在書房,長時間的盯視著那兩幅畫,或者說那兩幅畫上的詩句。

王福全不敢作聲。小太監已經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

好久,王福全以為這頓膳又要落下了,皇帝卻走到小桌旁坐下拿起了碗筷,吃食中,忽然扔出一句,“朕悔不聽你言。”

王福全呆住。

“皇上既然喜歡芸小娘子的詩,何不召入宮中伺奉皇上?”

“到底太年少了。”

……

“朕悔不聽你言。”

我後悔沒有聽你說話,後悔非要走那個什麼虛偽的過場,好了,現在情況變成這樣,我既得不到她,也保護不了她,我太後悔了。

王福全大氣都不敢喘,頭低得更低了。

人生有好多無奈,皇帝也一樣。

春節,到底是一年中的大日子,無論怎樣,總要過得喜慶熱鬧,那樣明天才會過得更好更順,更何況,今年景況確實比往年好,秋知縣是個好官,雖然來了才半年多,可他實行、推行的措施已經卻得了初步良好成效,往年暴風雪一來,總會崩塌幾間房屋、死幾個人,可今年因為秋知縣早早提醒、預防,愣是沒塌一間屋子,凍死一個人。秋知縣更允許各家各戶農閑、空閑時以工時代替賦役,只要你得空,什麼時候來都可以:幫修葺縣衙、城中孤寡貧寒人家的房屋,鋪橋修路、疏整水渠,開山挖石,修整城門,甚至連女人家幫學衙裡的孩子、善堂、城中的孤寡老人洗衣做飯也算,這可是大大減輕了大家的壓力,就沒有人不稱善的。而且,秋縣令除了正常的賦稅,沒向百姓伸過一次手,就連那賦稅,也比往年輕很多,這一切,只是因為秋縣令沒如以往那些知縣一般稅加稅、稅疊稅,然後多餘部位落入自己口袋,交完稅,大家口袋裡還有足夠過冬的餘糧,大家才知道,原來真正的朝廷收的稅並不多,朝廷對他們這種)地方,有特別的優惠政策,往常,都被矇蔽了。

“秋知縣是個好官。”大家都這樣說。就連那些嘴臭的,也只能撇撇嘴,說不出反駁的話。

秋知縣還請了認字的說書先生,於每晴天縣衙前給大家講各種書本上關於“禮義廉恥”的故事,那先生每天還會教授三到五個大字,任誰都可以去聽、去學,好多人大字不識一個,有這等機會,那得不新鮮的?甭管數九隆冬,皆圍滿了人,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在平安縣是一件時興、值得炫耀的事。秋知縣政務閑暇時,也會偶爾即興來一段,與民同樂,若是那家人家生了孩子,能請得秋知縣賦名,那簡直是一件值得放鞭炮慶賀的喜事。

“秋知縣是個好官,就是遭遇慘了點。”大家又說。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自深深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