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琴師道:
“長安侯已歸安寧處,聖上生平不過為了天下蒼生,舍一身而瞭然忘私,何須抱憾終身。”
“在下冒死,說一句大不敬的話,聖上待百年之後魂歸天地時,黃泉路上故人相逢,當年衷腸,自可訴盡。”
“何況聖上又怎麼知道,長安侯的心意不是如此呢。雖說造化弄人,長安侯又豈肯被命運所縛。”
“大抵,便是因為太過瞭解聖上,才自戕以了結,不願讓您日日煎熬憂心罷。”
“還望聖上珍重,在下告退。”
先皇久久不言,最終無聲的嘆了口氣:
“泯之這孩子,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啊。”
“看得清旁人,卻解不開自己的心結。”
“他日若得造化,一朝頓悟,或是另一番化境罷。”
後來先皇賞給鎮南王一眾美人,連著這少年琴師,一併入了王府。
直到先皇歿了,鎮南王遣散了一眾美人,獨留下了這少年琴師。
鎮南王隨聖上南巡後,這少年琴師卻不知所蹤。
沒承想,今日竟在自己行宮裡,瞧見了本尊。
那少年琴師,便是這蘇泯之。
三殿下回過神來,瞧見蘇泯之眼底含著笑意向自己望過來:
“不知三殿下今日是來聽琴的,還是尋人的。”
“若是聽琴,泯之自當從命。”
“若是尋人,”
蘇泯之桃花眼笑意更深:
“恕在下逾矩,今日恐怕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