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尚宮局趕制的大婚禮服已經送來了, 您看什麼時候有空試一下, 有不合適的地方, 奴婢好讓她們趕在婚期之前,修改完畢。”阿諍掀開內殿的珠簾, 福了福身子對座上的人彙報著。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有空了朕會試一下的。”蘇洛陽的語氣淡淡的, 彷彿在說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對這件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上心。
然而等阿諍走後, 她有些煩悶的靠在了背後的軟榻之上, 雙唇抿緊,臉上帶著莫名的不耐的神色,完全不似一個將要出嫁的女子。
自從自己登基以來, 大臣們每日上奏,最為關心的事情, 就是自己充納後宮的事情。每每說起這個事情, 金鑾殿上都是唾沫橫飛, 老一些的臣子,更是說的聲淚俱下,就差代替蘇洛陽親自納妃了。
以前蘇洛陽心中有人,身旁的位置自是留給這人的,任由大臣們如何上諫, 她自是充耳不聞,權當耳旁風,一聽就過了。催婚的摺子更是一律不批,臣子們沒有辦法,拿她也沒轍,總不能壓著自己的陛下強行找個人成親。
可是自從知道蕭樂欺騙她之後,蘇洛陽心裡的那一點點執著,也早就煙消雲散了,她甚至有些質疑,這世間是否真的有那樣真摯的感情。
臣子們依然每日孜孜不倦的催婚,弄得蘇洛陽煩悶不堪,一個心煩之下,不覺就鬆了口。等反應過來之後,眾人皆是已經歡欣鼓舞,就差普天同慶了。
後來仔細的想了想,娶個男子回來,也並無什麼大礙。左右,還可以堵住這些老家夥的嘴。省的每日裡都在惦記著這些事情。反正大概,自己這輩子可能也再也不想,那樣真切的去喜歡一個人了。那不如就好好的,做一個合格的,讓百姓,讓臣子都滿意的皇帝,這一生也算基本圓滿,無憾了。
蘇洛陽一鬆口,下面的人自然就忙活了起來。諸多良家嫡子的畫像生平,被一一送至她的案前。
蘇洛陽忙得要命,每日成堆的摺子都批不過來,哪裡有功夫去看這些東西。
於是命人把這些畫像統統扔掉,反正左右是隨便娶個人回來放著,那就齊涵吧。此人對自己言聽計從,也好掌控。
這人對蘇洛陽也算是一往情深,即使蘇洛陽三番五次的拒絕他,可是他一直以來都不曾娶妻。如今天大的好運砸在他的頭上,讓他一時之間有些回不過神來。狂喜之餘,更多的,是認為蘇洛陽終於被自己打動了,在認清了蕭樂此人的真面目之後,還是選擇的最合適她的人。
這樣的狂喜,一時沖昏了齊涵的頭腦,竟然讓他覺得有些飄飄然了。於是近日裡開始頻繁的去永和殿求見蘇洛陽,齊涵以為,聖旨都下了,既然已經昭告天下,那二人在婚前自然得好好培養一下感情。蘇洛陽不找他,他自然是將這歸結於女子臉皮薄,不好意思,他身為男子,自然應該主動一些。
然而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告知‘陛下政務繁忙,無暇接見。’之後,齊涵終於從狂喜之中冷靜了下來。他本就不是個愚鈍之人,此刻倒也看清楚了,蘇洛陽大婚之舉背後的深意。
在能得到蘇洛陽的巨大誘惑之前,齊涵到底還是選擇的沉默裝傻,他相信日久天長,自己總是能打動對方的,特別是在二人大婚後若是有了孩子..蘇洛陽總不能對孩子的父親還是這麼冷淡的吧。
有人歡喜有人憂,齊涵這裡飄飄然的怡然自得,羽歌那邊卻是雞飛狗跳,忙得不可開交。羽歌這段時間,不知道是傷風了,還是感冒了。
總而言之,整個人每天昏昏沉沉的,還帶有發熱的症狀,還時常反胃,東西也吃不下。急的蘇城就差把宮裡的太醫院搬到公主府上來長住了,然而還是好不了。
可是就當羽歌聽到蘇洛陽即將大婚的訊息,驚得她差點從床上蹦起來,神奇的是,這一下子,一直未曾轉好的病,沒過兩天就好得差不多了,當事人本人也在心裡暗暗嘀咕,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垂死病中驚坐起’?
這個事情,也鬧得蘇城心裡頗不是滋味,自己的事情,從來不見羽歌這麼上心,可是什麼事情一扯到蕭樂身上,這姑娘就跟打了雞血似的,看得比自己的事情還重要。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中意的其實是蕭樂。
“我不會讓你去找皇姐的。”蘇城將羽歌攔在了門口,臉上一副凝重的模樣。
他真是搞不懂,羽歌和蕭樂,哪裡來的這麼深的交情,人生著病也還要操心人家感情的事。再說了,自己皇姐這態度,擺明瞭就是不要再見蕭樂了,可是羽歌非要摻和一腳。他也不是歧視女子相戀,可是總歸還是不大合常理的。
說句私心話,自從知道蕭樂是女子之後,他是不看好蕭樂的。
羽歌現在看蘇城,就像看一個會移動的煩人精,看哪哪不順眼。她哪裡能感覺不到,蘇城嘴上說的能理解蕭不過是哄哄她罷了,還真以為她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隨便哄騙得了的嗎?
“皇姐聖旨都下了,已經昭告天下,君無戲言,你去了也沒用!”蘇城有些氣急敗壞。
“蘇城,你讓不讓開。”羽歌被眼前之人氣得肝疼,這件事情做都沒開始做,對方便篤定了無法完成。羽歌真的很討厭這樣,與其說是做不到,不如直接說是你自己覺得做不到好了。
“你沒聽見我說話嗎,我不會讓你去見皇姐。”蘇城也是犟得不行。
羽歌聽到這句話,自顧自的點了點頭,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道“蘇城,因為你這句話,咱兩的關繫到今天就到此為止了。我不跟你開玩笑,你記住你今天說的話,你給我起開,就算你今天搬出王爺的架子,也沒權力在我府上攔著我的去路。若是不想我再討厭你多一點,你最好讓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