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進入山中,發現這山並不是很高,道路也不崎嶇,但是山中古柏半天,空氣甘甜,雖然此時已是冬日,可他們依然可以聞到陣陣花香,不時聽到陣陣鳥語,而且這山中隱隱透著一股仙氣兒,著實讓人心曠神怡。
當然,幾人著急趕路,自然是無暇欣賞這些美景的。
不多時,他們翻過了兩個山頭兒,來到了一片較為開闊的地方。
他們並不知道藥王孫思邈在哪裡,見來到了五臺山,他們就進來了,本想著進來碰見人問問,可是卻連個人影兒都沒碰見。
就在幾人有些鬱悶的時候,只見遠遠的走來了一個童子,這童子大約六七歲的年紀,背上揹著一個小竹筐,穿著一身青綠色的衣服,長得白淨可愛,嘴裡好像還嘟囔著什麼。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那孩童一邊唸叨著一邊走過他們的身旁。
“喂,小鬼,你站住。”程伯獻忽然喊道。
只見那孩童轉過身來,嘟著嘴,一臉不開心的看著程伯獻說道:“你喊什麼呀,人家好不容易才背過這一段。夫……夫上古聖人之……之……之,你看看,被你擾的全忘了。”
只見那孩童越背越著急,越著急就越背不出來,最後竟然急得哭了出來。
羽兒見狀,連忙跳下馬來,走到那孩童面前,蹲下身子,將孩童摟在懷裡,笑著說道:“小弟弟,是不是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那孩童聽罷,停下了哭泣,瞪著眼睛看著羽兒,一臉好奇的問道:“姐姐,你也會背《黃帝內經》嗎?”
羽兒聽罷,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姐姐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呀,也背過一點點,只不過現在都忘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姐姐背的對不對?”
“對,對,姐姐背的對著呢。”孩童說道。
“哦,那就行,小時候呀,是姐姐的爹爹教姐姐背的《黃帝內經》,你也是爹爹教的嗎?”羽兒笑著問道。
只見那孩童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是師父教的,師父說我今天背不過這篇上古天真論,就不讓我吃飯。”
那孩童說著,表情又有了一些悲傷。
羽兒見狀,伸手撫摸著那孩童的頭,笑著說道:“不怕不怕,你師父只是嚇唬你呢。”
“姐姐,你怎麼知道,難道你認識我師父嗎?”男童又好奇的問道。
“那你得先告訴姐姐你師父是誰,姐姐才知道認識不認識,你說對嗎?”
“我師父是……,不行,我師父不讓說。”那孩童終究沒有說出口。
羽兒見狀,依舊笑著說道:“你不告訴姐姐,你以為姐姐就不知道嗎?那讓姐姐猜一猜好不好?如果姐姐猜的對,你什麼也不用說,如果姐姐猜的不對,你就搖搖頭。這樣就不算你說的了。”
那孩童聽罷,點了點頭。
“你師父是一個醫術很高超的人,認識很多很多的藥。”
那孩童聽罷,瞪大了眼睛看著羽兒。
羽兒見他沒有搖頭,又接著說道:“你師父的年紀很大了,他比我們這裡所有人的年紀加起來還大。”
“那你們多大呀?”孩童問道。
“你看啊,姐姐二十一,剛才跟你說話的那個鬍子哥哥,也是二十一,另一個騎馬的姐姐還是二十一,車裡還有一個哥哥,他二十二。”羽兒回答道。
那孩童聽罷,扳了半天手指頭,說道:“八十又五。”
“你忘了算你了哦。”羽兒提醒道。
“哦,對對對,那就是九十有二。哇,你怎麼知道。”男童吃驚的問道。
羽兒見狀,笑了笑說道:“我還知道,人們叫你師父叫藥王呢。”
那孩童聽罷,露出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說道:“我可沒告訴你,我真的沒告訴你,你是怎麼知道的?”
“因為我跟你師父是朋友呀,我們這次來,是專門來看你師父的,不知道你師父他老人家在不在?”羽兒摟著那孩童說道。
“在呢,在呢,師父正在藥廬煉藥呢。”那孩童回答道。
羽兒聽罷,忽然嘆了口氣,說道:“可惜啊,姐姐上次來找藥王,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那時候姐姐還小,就沒記住路。姐姐的腦瓜子真的是太笨了,不知道小弟弟你的腦瓜子好不好,記不記得路?”
“當然記得了,我天天走,閉著眼睛都能找見。”那孩童笑著說道。
羽兒聽罷,“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說道:“你小小年紀怎麼還瞎說,閉上眼睛怎麼能找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