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汴州郊外。
兩輛頗為華麗的馬上在林間的官道上不緊不慢的行駛著,馬車的周圍有十幾個士兵,手裡握著長槍,在走路護行。
正午的官道上人很少,只能聽見偶爾傳來幾聲鳥叫,忽然,一聲尖銳的哨聲想起,接著從官道兩邊的樹上跳下來七八個人,把路擋的死死的。
為首的一個士兵見狀,大聲喊道:“大膽賊匪,還不讓開,你可知道那車上坐的是誰嗎?”
“難道不是廬陵王李顯嗎?”一個黑衣人看著兩輛馬車說道。
“知道還不讓開。”那士兵大聲呵斥道。
“殺的就是李顯。”那個黑衣人說著,做了個手勢,身旁的黑衣人便拿起刀砍了上去。
可憐計程車兵怎麼會是黑衣人的對手,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便去陰曹地府報道了。
“這輛馬車是空的。”一個黑衣人跳上了馬車,掀開門簾後發現馬車裡空空如也。
“這輛也是空的。”另一個黑衣人說道。
“不好,中計了,撤。”最先說話的那名黑衣人一聲令下,一行人便竄進了樹林裡不見了。
龍門山山道上。
一輛較為寬大的馬車朝著洛陽方向疾馳而去,車的駕駛位置坐著身材挺拔的馬伕,那馬伕頭上帶著一頂斗笠,正靠在馬車的車篷上,一邊凝視著前面的路,一邊揮動著手裡的鞭子,催促著馬兒向前行進。讓人覺得好奇的是,馬伕的腰上彆著一把刀柄很長的刀。
“李將軍,我們走到哪裡了?”忽然車裡有個男人的聲音傳了出來,問的正是駕車的馬伕,原來那馬伕,就是李元芳。
狄仁傑早就料到會有人半路行刺,所以使了個金蟬脫殼之計,讓李元芳帶著李顯的家眷從小路趕到神都,剛才問話的,自然便是廬陵王李顯。
“回殿下,還有四五十里地了,不出意外的話,今日便可到了神都。”李元芳回答道。
“想我離開神都已經十餘年了,想必這神都早已物是人非了吧。”李顯感嘆的說道,而李元芳並沒有接他的話。
忽然,李元芳看見迎面一起快馬疾馳而來,馬上之人大約三十歲的樣子,面白無鬚,頗為英俊,一襲青色衣服,乾淨利落,也顯得身材魁梧挺拔,此時他手裡正提著一把三尖兩刃刀。
由於這是山路,而李元芳駕駛的馬車又頗為寬大,所以如果要順利通行,兩邊都需要減速讓行,然而,李元芳看對方並沒有減速的意思,於是一隻手拉停了馬車,另一隻手已經摸到了腰間的刀柄上。
再看那騎馬的男子,在行駛到距離馬車還有四五丈的時候,忽然一躍而起,將三尖兩刃刀持在身後,緩緩的朝著空中升起。
而他坐下的那匹馬,卻依舊直直的朝著馬車撞了過來,待距離馬車還有一丈的時候,只見李元芳一躍而起,同時手裡的鏈子刀已經甩出了鏈子,朝著那匹馬的脖子飛了過去。
再看時,只見李元芳的鏈子刀已經纏到了那匹馬的脖子上,而李元芳,也已經到了那匹馬的屁股後面。
只見李元芳雙手握著刀柄,使勁兒一拉,那匹馬的兩個前蹄兒便離地而起,接著在那匹馬在空中一個翻騰,躺在了地上。
李元芳收回了鏈子刀,接著右手抓住了那匹馬的一個前蹄兒,用力一甩,那匹馬便順著馬路旁邊的懸崖,直直的墜落了下去。
“朝廷第一高手李元芳,果然名不虛傳。”只見那人已經緩緩落在了地上,提著三尖兩刃刀,看著李元芳說道。
“恕李某眼拙。敢問閣下是何人,何門何派?又為何要擋我去路?”李元芳看著那人問道。
只見那人笑了笑,說道:“我叫楊二郎,師承就不足掛齒,只是今日奉命來殺李顯,當然,能跟朝廷第一高手李元芳交手,倒是我更在意的事情。”
“不知閣下受何人指使,可否相告?”李元芳又問道。
只見楊二郎依舊笑著說道:“別人讓二郎辦的事,二郎從來也不會出賣別人,李將軍你也不要強人所難了,出手吧,今日就讓二郎領教一下李將軍的高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