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說走就走,說不看就不看了呢?哎,可惜啊可惜,遺憾啊遺憾!”程伯獻說著,無奈的跟了上去。
神都,養心殿。
武則天躺在床上,靜靜的等待著,忽然聽人喊道:“太平公主殿下求見。”
話音未落,只見太平公主步履匆匆的來到了武則天的床前,慌忙得問道:“母后,你這是怎麼了?”
只見武則天費力的坐起來,看著太平公主,咳嗽了兩聲,說道:“咳咳,無妨,就是感染了些風寒。”
太平公主聽罷,轉頭朝著下人說道:“太醫呢?快傳太醫過來。”
只見武則天擺了擺手,說道:“不用了,太醫剛剛走,沒什麼大礙的。就是母后想你了,這才讓人把你叫過來,看看你,來,快坐下。”
太平公主聽罷,坐到了床邊,把武則天的手握在了手裡。
“兒啊,你這幾天怎麼也不來看看母后?”武則天看著太平公主問道。
“母后,兒臣知道母后每天忙於朝政,所以不敢來打擾母后,再說了,母后也知道兒臣對朝政不感興趣,來了也不能為母后排憂解難。”太平公主說道。
“可是朕想你呀,想跟你說說話!”
“母后要是想兒臣了,便吩咐侍衛們說一聲,反正兒臣平日裡也沒什麼事,只要不打擾母后,兒臣隨叫隨到。”
武則天聽罷,笑著說道:“還是你最心疼朕,也不枉朕和你父皇那麼疼你。兒啊,你還知道你這名字是怎麼來的嗎?”
太平公主聽罷,笑著說道:“兒臣怎會不知呢,當年吐蕃使者前來求親,點名要讓兒臣去,父皇和您都捨不得我,可是又不能直接拒絕吐蕃使者,於是便建了太平觀,假意讓我出家,這才沒使得兒臣遠嫁吐蕃。”
武則天聽罷,感慨的說道:“是啊,如今一轉眼,你父皇都仙逝十四年了,朕也老了。”
“母后切勿這樣說,母后可是一點兒都不老。這不過是有點兒小恙,太醫不是說了,休息幾天就沒事了嘛。”太平公主寬慰道。
“你也不用寬慰朕了,朕今年都七十三了,過了古稀之年了,怎麼能不老呢,難不成還真的能像別人喊的那樣活一萬歲嗎?朕的身體朕清楚的很,是一日不如一日嘍。”
“母后,你不要瞎想,你的身體好著呢。”太平公主又寬慰道。
只見武則天嘆了口氣,說道:“生老病死是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縱是母后現在做了皇帝,也改變不了,朕倒是不怕追隨你父皇而去,只是還有一件事,朕實在是放心不下。”
“母后有什麼心事,不知太平能不能幫上忙?”太平公主問道。
只見武則天又嘆了口氣說道:“哎,還不是太子之事嘛,說句不好聽的,我這把老骨頭了,隨時可能一走了之,可是這天下不能沒有接班人,可是到現在,這太子之位遲遲定不下來。李顯雖然當過幾天皇帝,可是已經被廢多年,武三思雖然是我武姓,可畢竟並非朕出,朕的頭呀,感覺都快裂開了。兒啊,你看朕該如何抉擇呀?”
太平公主聽罷,笑著說道:“母后,兒臣向來不理會朝政之事,母后你又不是不知道。”
“朕當然知道了,只不過這李顯是你的哥哥,武三思你也見過,朕就是想聽聽你的看法嘛。”武則天說道。
太平公主聽罷,依舊說道:“這是還是要母后親自決定,兒臣實在是沒什麼看法。”
武則天聽罷,嘆了口氣,說道:“其實啊,不管是李顯,還是武三思,朕都不是特別喜歡。這麼長時間來。朕最喜歡的還是你,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為什麼?”太平公主一臉好奇的問道。
只見武則天拉過太平公主的手,撫摸著說道:“因為呀,你從小就知道怎麼討你父皇和母后的關心,因為不管是從性格,見識還是行事風格來看,你都是跟我最像的一個人,有時候啊,我看到你,就彷彿看到了以前的自己,雖然你一直以來都不參與朝政,但是,真還是能從你的身上,看到朕的影子,可惜啊可惜,可惜你是個女人,不然朕真想把這皇位傳給你。”
“母后,你不也是女人嗎?”太平公主脫口而出。
喜歡武唐俠義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武唐俠義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