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不適,一干妃嬪只得告退,轉去清寧宮中。
所有人都在暗自嘀咕,這皇后的身體是犯了何毛病,這太子都快沒了四個月,這勁兒也該緩過來了,總不可能,又是為了太子在傷感。
這樣沒完沒了,早晚會將身體給毀掉。
太后身體一向康泰,又知道宮妃要來,特特闢了塊地方,好讓一眾人能在此處玩樂。
“前些日子下雨,門前養著的荷葉長高了寸許,倒是比往年長得更高一些。”
吳貴妃附和道:“想來是個好兆頭。”
太后笑著:“那也等花兒開了,結了子之後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個好兆頭。”
養孩子實在是太艱難,就算是在皇家,也不得不面對這一現實。古代講究多子多福,不只是因為人多力量大,更是因為孩子不好養,很可能養不到成年,只有生得多,才能將血脈家族代代傳承下去。
太后也不是那等無知老太太,只盯著後宮妃嬪的肚子,稍微提點一番,說起了別的。
“我這清寧宮裡,住著的都是些老人,還是有你們在的時候,才顯得有生氣。”太后的目光所及之處,看到的都是一張張面若芙蓉的俏臉。
低頭看向自己的手背,太后不得不服老,就算是再之怎麼精心保養,到底是比不得這些二十出頭的孩子。
黃莊妃在太后面前還算說的話上:“娘娘青春依舊在,哪有一絲老態。若是妾身到了娘娘這年紀,能如您一般,那妾可得在心裡偷偷樂呢……”
“就是狹猝。”太后指著黃莊妃,眼裡都染了笑意。
能將太后哄得開心,今天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大半。
戲班被趕出了皇宮,可司樂司裡還養著一班女樂,太后若是想無聊,還真是不容易。
皇帝只有這一位母親,如今這天下也只有這一個太后,宮中的這些人自然是千方百計,要將這位給伺候好。
太后愛聽戲的時候,妃嬪們得陪著聽戲,如今太后聽器樂,自然還得陪著。
按說這清寧宮裡也住著不少太妃太嬪,但太后卻很少與她們來往。而那些太妃太嬪,也因為種種原因,無事時並不往太后這兒來。
這些清寧宮裡的女人,互相折騰了大半輩子,如今好不容易能清靜清靜,自然是各自過起了各自的生活。
好在這清寧宮夠大,就算住了這許多人,也能互不打擾。
當然,爭吵總是那面的。
正聽著《清平調》,鬱偆看著彈箏之人的指法,專心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能夠做到,完全沒有注意到,太后身邊多了一個人。
離太后最近的吳貴妃,注意到了太后的神情變化,再無心思去聽那猶如仙樂一般的曲調。
太后跟前的嬤嬤止了樂曲,並送鬱偆等一干陪坐的宮妃離開。
吳貴妃離得最近,看口型倒是知道了一些,可也只能悶在肚裡不說。這長輩的事情,怎好多嘴。
鬱偆總覺得今天不太順,去了皇后那兒,皇后直接稱不適,連面都沒有見到。在這清寧宮裡,原本都好好的,太后還說讓她們留下來用午膳,可這才過了多久,太后就將主意給改了。
眼皮跳得厲害,鬱偆正分辨是哪隻眼睛在跳,就見遠處走來一行宮人。
黃莊妃走在鬱偆身側,輕聲道:“像是昭陽殿的。”
什麼像是,根本就是。
“不如咱們……”鬱偆和黃莊妃相視一笑,皆停止不前。
顯然,所有人都想到了一處,原本打算打道回府的一眾人,皆都停下了腳步。
昭陽殿的宮人,行至鬱偆等人跟前,不得不停下腳步,向鬱偆等人行禮。
宮人急得滿頭大汗:“給各位娘娘請安。”
吳貴妃問道:“起來吧,皇后派你來的,還不快些進去。”
鬱偆等看到了自己想看的,自然都不願站在太陽底下,而是入了轎,各回各宮去。
轎子已一種極其規律的頻率晃動著,另鬱偆感到絲絲睏倦。閉目養神之間,鬱偆回想起剛才那些個昭陽殿的宮人的表情,面上焦急,神色匆匆,可目光之中卻有掩不住的喜色。
看來……皇后並沒有什麼大礙,可能還有喜事。
喜事還沒傳來,卻傳來了一件意外之事,上皇最小的兒子,似乎出了些事。
這件事連上皇都驚動了。
“怎麼好端端的,會傷著?”得到訊息的鬱偆,越想越不對,總覺得有什麼被隱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