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偆就像是站在了一條分岔路口,她在路口轉了無數個方向,仔細檢查每一條路,想要找出一條最平坦也最好走的路。眼前看著是有許多條路,可能走的不過一條。明明答案已經在鬱偆心裡,很清楚明白,可她還是不願意抬起腳,向前半步。
冬天綠意鮮花都稀少,為了添些喜氣,宮裡便會拿了綵綢掛在光禿禿得樹枝上,有些講究的,還會特意將綵綢紮成花,而後再掛上去。
鬱偆本就手巧,便領了綵綢,和一眾宮女,圍著炭盆扎花。牡丹、芍藥、月季、茶花……也不管這些話開在什麼季節,只要是花型大,寓意佳的,便都做了出來,掛在正殿前的,還特意綴了珍珠做花蕊,看著更富麗一些。
發放下來的東西,總會有些富餘,一般都是底下一些人分了了事。鬱偆不知是怎麼想的,分了東西也不走,倒是撿起那些零碎的綢料子,坐在原處,又開始做起手上的活計。
其他不當值的人,也不急著走,這裡炭盆還旺得很,倒不如坐在這裡說說閒話,烤烤火來得舒坦。
“鬱彩嬪你在做什麼呢?怎麼花做的那麼小,難道是往頭上戴的?”一位宮女,搬了凳子,坐到鬱偆身邊。
鬱偆笑笑:“正好有趁手的材料,做個小玩意。”
其實鬱偆自己也有些懵,不知道該做什麼,可做著做著腦子裡便有了構想,越做越順手。
鬱偆做的花,鋪了半張桌子,她估摸著數量應該差不多,便出去了一趟,回來的時候,手上拿了一個纏著綵線的蹴鞠球。
一群人不明所以,她們聚在桌子前,見鬱偆拿了針線,將一朵朵綢花,縫在球上。
圓圓的綵線球上,如今三分二都佈滿裡綢花,以茜色的大朵月季做底,中間穿插淡色的小花,又在邊際上點了一圈香檳色的玫瑰,剩下的三分之一,拿著寬長的綢帶,打了個蝴蝶結。要是現代人見了,定是會往新娘的捧花上想。
“這可真好看,咱們要不多做幾個掛起來,換換顏色?還是鬱彩嬪你有巧思,我們可沒這麼好的腦子。”
鬱偆聽了這誇讚,淡淡一笑,道:“你就算將我誇到天上去,我也不會將這花球留在這裡。先允你們看看,一會兒我可要拿走。”
鬱偆將那花球,往坐在她身邊的人懷裡一拋,又向其他人道:“你們有事的還不快去做事,別以為我年紀輕,便不會說你們。”鬱偆這個彩嬪,可不是白做的。
該做的綢花早已做好,另外要做的,不過是想著讓上頭主子眼前一亮,好邀功。可這些東西,都得用閒暇時間來做,不能耽誤本該做的正事。她們見鬱偆發話,便不敢偷懶,站起身來,唯唯諾諾應了話,便出去幹活。
鬱偆拿著“捧花”回房,越看月越煩,覺得自己一定是腦子搭錯了筋,才做出這東西來。
別人只當這是個裝飾用的花球,還想著加穗子,添珠子,做的更好看。這東西,只有到了鬱偆這裡,才被賦予了不同意義。
鬱偆直接上手,將這捧花上的綢花扯了下來,因為太過用力,甚至將那蹴鞠球上繞著的綵線,也一併扯斷了。
‘到了這裡,她就算是嫁與人為妻,也不用不上這東西,何必做出來給自己添堵?’
起了毛的綢花落了一地,連著的線掛在鬱偆的裙子上,亂成一團。
鬱偆鼻子酸得很,她悶得抬起頭,將自己的眼淚逼回去,她哭得夠多的了,這以後可不能再哭。
鬱偆自己扯亂的,還得自己收拾。如今這樣的形勢,鬱偆肯定是沒有辦法反抗的,她可以拒絕,但拒絕以後呢?淑妃明面上,不會讓下頭的人給她穿小腳,下絆子,可下頭人自己會理解,會意會。鬱偆不可能跟以前一樣,在有限的空間裡,過得比別人自在。
要說也是鬱偆自己矯情,既然已經做了別人手底下的蟲子,何必再掙扎?不過就做了是別的一些,更小、更弱的小蟲頭頭,就變得忘乎所以,骨頭輕了起來,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鬱偆想是想通了,知道自己沒有實力,也沒用勇氣去反抗,可她還是想著怎麼能站起來重新做個人。
張、沈二位嬤嬤見崔尚儀來勸過鬱偆之後,鬱偆還是依然故我,甚至還常常失神,比以前還不如。看著鬱偆這個樣子,老姐妹兩人都有些想放棄鬱偆,秉了娘娘,再做他想。
可沒想到峰迴路轉,這丫頭居然自己想通了……
“你想通了便好,娘娘願意抬舉你,是你難得的福氣。你想想那秦選侍,若是她再聽話一些,知禮一些,便不會是如今這幅局面。”張嬤嬤勸道。
鬱偆打了個顫,她又怎麼會不知道,就是太知道了,所以才不敢。她也不覺得有什麼身不由己的,那些都不過是藉口,還不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嬤嬤教訓的是,以前是我太不懂事,還請嬤嬤不要見怪。以後……也請嬤嬤多多提點。”鬱偆親自給張嬤嬤倒了杯茶。
張嬤嬤看著鬱偆如今這副乖順的模樣,並沒徹底放下心來,鬱偆年紀還小,性情還沒有定性,若是再有個反覆,那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還是得再觀察觀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淑妃聽著沈嬤嬤的稟告,道:“照你這麼說,那鬱氏倒是還可以再雕琢雕琢?”
這長春宮裡發生的事,哪能瞞過真的瞞過淑妃,鬱偆的一言一行,都在淑妃的眼睛底下。
沈嬤嬤躬身道:“那鬱彩嬪怕是突然聽了這樣好訊息,才慌了一陣子。娘娘這麼大的恩典給下來,若是鬱彩嬪不慌張,那老奴可就要自己慌了。”
淑妃一笑,“那倒也是,到底還是嫩了些。你可往好了教,要是還不行,明年新宮人進宮,倒是可以再挑幾個。”
鬱偆對淑妃刷了不少好感度,但淑妃對鬱偆可沒有多看重。在淑妃眼裡,鬱偆是宮女,為主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應該的。鬱偆也不過是生辰好一點,又肯吃苦,淑妃正合用,可要是在宮裡再扒拉一邊,說不定還能找到幾個淑妃用著順手的。
鬱偆是不知道淑妃的這一句話,可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好與不好都是淑妃一句話的事。
許是宮裡的生活太苦,鬱偆竟思念起家人來,只可惜自出了那樁事,鬱偆和孫懷便不曾再見過一面,也因此,鬱偆和宮外家人唯一的聯絡,就這麼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