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一位喜歡看熱鬧的大媽目睹了全程,走上前來笑著勸道:“小姑娘,年輕也不能不看重自己的身體啊,你看你姐姐多關心你,還是聽她的吧,住院打兩針,治貧血有特效藥,兩針指標就上來了。”
桑榆的臉“騰”的一下就紅了,穆容的神色也有些不自然,雖然她和桑榆在畫中一直都是“好姐妹”,可這裡是現實。
她現在只想早點離開這個“尷尬”的地方,和大媽道了謝,拉著桑榆往外走。
一直走到醫院門口才松開,抿了抿嘴:“咱們看電影去吧?”
阿喵也勸道:“桑榆,穆容大人怎麼說也是陰差,晚上還要工作的,這醫院遊魂不少,你放心她把肉身放在這嗎?”
桑榆這才恍然想起:穆容並不是一般人。
輕嘆一聲,放軟了語氣:“那等下午取了另外幾份報告,一起拿給醫生看,問問需不需要藥物治療。”
穆容舒了一口氣:“好~!”
二人來到電影院,這個時段只有六部影片播放,眼下不是黃金檔期,播放的並不是新片。
兩部動畫片被直接排除,還剩下兩部動作片,一部文藝片和一部驚悚片。
桑榆比較中意那部文藝片,電影講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雕塑家,用了一生的時間去追求真正的藝術,可最卻並沒有成功,晚年落魄潦倒。
這部電影風格壓抑,是導演對現今物慾橫流的一種鞭撻。
桑榆怕穆容不喜歡,正在猶豫之時,羅如煙的聲音響起:“小榆,選那部文藝片。”
“我怕穆容不喜歡看。”
“她會喜歡的。”
桑榆並不知道,畫中的穆容在魯美學的就是雕塑專業,她的畢業作品還得了獎。
作品名字叫《童年》,內容是:兩雙浸在溪水裡的腳丫,溪水的波紋和水中的魚也被巧妙的表現了出來,主角正是她和桑榆。
在畫中世界,羅如煙給穆容設計了好多次成名的機會,可在桑榆嫁給丁磊離開東北以後,穆容不顧眾人的反對和規勸,在一片惋惜聲中,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雕塑,改行到她不擅長攝影領域,專拍風景。
這副《童年》,是穆容藝術生涯的巔峰,也是終點。
桑榆臨行前送給穆容那本日記,穆容便把《童年》當成回禮和新婚禮物,送給了桑榆。
桑榆買好票,看到穆容正捧著一桶爆米花和兩杯可樂在等自己,她迎了上去,拿過可樂:“我買了《雕·塑》的票,行嗎?”
穆容突然沉默,她盯著電影票久久不語,畫中世界彷彿滲透到了現實,這讓她有些惶恐。
見穆容不說話,桑榆問道:“要不換一個?”
“不用了,就看這個挺好的。”
“那我們進去吧,快檢票了。”
“好。”
進了影廳,竟然只有她們兩個人,燈關了,悠揚的小提琴聲響起,桑榆將目光投向了螢幕。
耳邊傳來穆容的聲音:“桑榆。”
“嗯?”
桑榆轉過頭,微弱的光源不足以徹底看清楚對方的表情。
“你……認識一個叫丁磊的人嗎?”
“不認識,怎麼了?”
“沒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現在說這些有點早。
我想等完結以後,把穆容和桑榆在畫中世界發生的故事以【無責任番外】的形式,種田文的手法,呈現出來。
你們覺得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