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寺並不在南瞻部洲,而是在西牛賀洲,小乘佛教的舊址。
由於現在只有小乘佛教的名號,但卻並無小乘佛教的教眾,所以這一處舊址也便改名為金佛山,其上寺院萬千,而立於萬寺之巔的,便是燃燈古佛的道場——金佛寺1
觀音四人來到金佛山,然後拾階而上,穿過早已佈滿塵埃的大小寺院,心中也是唏噓不已。
當初他們離開闡教,便在這裡建立寺院,教化西牛賀洲蒼生,人聲鼎沸,絲毫不亞於釋門盛況。
後被接引引入釋門,更是創立小乘佛教,廣廈萬千。
而現在,卻早已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了!
而當他們來到金佛寺時,兩個小沙彌早已再次等候著。
“見過四位高僧!”
那兩個小沙彌見到觀音等人,雙手合十,拱手一禮道:“我等奉古佛之命,在此等候高僧多時了。”
“哦,還請兩位在前引路。”
見到這兩個小沙彌,觀音等人也是有些意外,因為這兩個雖說燃燈座下的童子,但卻並無修為,只是普通人而已。
“竟然用普通人做童子,而不傳授修煉之法,看來燃燈對小乘佛教心死了。”
他們四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是不由多瞭如此想法。
隨後,他們便跟隨這兩個小沙彌,進入金佛寺之中,穿過匆匆寺院,最終來到池水旁邊。
這一池水佔據整個廣場,而且池水極其清澈,能夠看到池底魚兒遊動,清淨無垢。
而在池水的一邊,是一面潔白的石牆,石牆化作一頂寶傘,為傘下之人遮蔽陽光。
但就算如此,傘下依舊光明,不見絲毫黑暗。
而這光明的來源,便是一高瘦的僧人,無華的袈裟披在身上,盤膝坐在寶傘之下,垂目細觀池中魚兒遊動,宛如一座石像,亙古不動!
“見過燃燈古佛!”
“拜見燃燈教主!”
觀音等人來到燃燈跟前,皆是行禮道。
只是相對於那兩個小沙彌,觀音他們卻都是以教主相稱。
聽到觀音他們這麼說,燃燈枯瘦的臉上,露出一道乾巴巴的笑容,道:“好久都沒有聽過這個稱呼了,你們今日來此可是為了什麼事?”
“啟稟教主,現在佛教群龍無首,急需教主出面主持大局,還望教主不要推辭。”
觀音正欲開口,但還沒等她說話,懼留孫便搶先道。
聽到懼留孫這麼說,燃燈卻笑了,“現在的佛教早已是大乘佛教,我這個過去佛哪有地位?更何談主持大局一說?”
“燃燈教主謙虛了,無論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都是佛教,更何況現在的佛門教眾,也多出自燃燈教主門下,所以由燃燈教主出面主持,是再合適不過了。”
觀音立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