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設計scv,主要就是為了氦3礦。
而開採氦3除了需要裝置外,還需要工人才行。<101nove.v,就是樊步凡給工人配備的太空工程車。
這輛太空工程車內建維生系統,可以讓一個人在裡面生存兩天的時間。
採用履帶式地盤,上身則是人形機身。
駕駛艙就在機器人的胸口上,另外也可以進行遠端操作。
機器人和地盤連線處可以旋轉,旋轉角度為360度。
機器人有四支手臂,內建各種工具。
有輔助作業系統,可以幫助駕駛員更好的進行建設和維修工作。
機器人還可以舉起五噸重的東西,相當於一個小型運輸車。
採用混合動力,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50公裡。
補充一次燃料,可以滿負荷使用8個小時。<101nove.v已經設計完成,原型機現在正在進行實驗中。
如果實驗透過,到時候就可以進行量産了。
之所以能夠這麼快設計好,這得要感謝科學院研製的高階智慧系統。
他們透過研究紅後和白後的核心程式,編譯了出了這種高階智慧系統。
雖然比不上人工智慧的方便,但是也大大減少了很多行業的一些工作。
加上從保護傘公司得到的全息投影,現在設計一個産品減少了很多時間。
就連樊步凡的別墅,也進行了改裝。
不僅使用高階智慧系統作為智慧管家來使用,也在實驗室裡安裝了全息投影。
相信不久的將來,像電影《鋼鐵俠》那樣設計馬克裝甲的場面很快就能看到。
現在設計一個産品,只需要將各種引數和大概模型告訴高階智慧程式,很快一個大致的産品就能演化出來。
然後設計師在進行一些修改,一個産品的設計圖很快就設計出來了。
帝國科學院一直都在破解紅後和白後的程式,用不了多久兩個強大的人工智慧就可以放心的使用了。
所謂未雨綢繆,既然很快就會擁有大量的氦3。
樊步凡也讓左拉和科學院的人,一起研究如何使用氦3。
好在從造物主星裡提取了幾百公斤的氦3可供研究,不然連研究的材料都沒有。
檢視了一下其他的專案,樊步凡失望的發現進度依舊十分緩慢。
目前新星帝國有很多專案是樊步凡重點關注的,有電磁技術,量子學,離子發動機等等。
像電磁技術就涉及到未來的電磁步槍,電磁炮,電磁護盾這些武器。
量子學更是涉及到未來的星際通訊,通訊保密問題等等。
還有各種材料研究,都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關上了電腦,樊步凡早早的去休息去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一個星期過後新星帝國已經完成了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