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網 】,♂小÷說◎網 】,
韓長功不知蔡秘書口中的鴻遠主任是誰。能向桂省長彙報工作,至少也得是省發改委、政研究室這等重要部門的副主任吧。
桂滿龍卻是拍拍光亮的腦門,道:“瞧我這記『性』,小何這小傢伙就是在龍澤鄉負責山老區連線交通工程嘛。這讓老韓書記再彙報這項工作,倒像是故意刁難的意思。老韓,你還是跟我講講你們靜海市的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情況吧。”
韓長功不及細想,老老實實將靜海市的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現狀進行彙報,道:“桂省長,小而散,是靜海市工業園區建設現狀。全市各縣、區都有不止一兩個工業園區,可是起不到到功能集聚和經濟輻『射』作用。我曾向市『政府』那邊提出三點思路——一關、二並、三強。就是將功能散『亂』、經濟輻『射』作用不強的工業園區關一批;將功能相類似的工業園區並一批;將真正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工業園區做大做強。”
桂滿龍認真地思索一會兒,沉聲道:“老韓,把你這三點轉換下順序嘛,一強、二並、三關,這工作就好做了嘛。”
“一強、二並、三關?”
韓長功咀嚼著桂省長的話。這順序一換,不僅能凸顯工作重心,工作阻力也小得多。
他由衷感嘆道:“同樣的文字,被省長這麼轉換一下次序,這主基調就不一樣了,取得的工作成效也就不一般啊。”
韓長功作為市委書記,總攬一市全域性,對工業園區這種工業線上的事這麼上心,可見其工作作風之踏實。
桂滿龍對韓長功的表現大為滿意,道:“我們關停、並轉一些小而散的工業園區,既是為了最佳化資源利用效應,也是為了做大做強一批能引領地方經濟發展的工業園區。所以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做大做強,而不是逆改革開放『潮』流行事。這方面工作,我們東平省一定要走在全國前列,而且要起到典範作用。”
韓長功能夠感受到桂省長對這項工作的關注,連忙表態道:“我回去後,堅決落實桂省長的指示精神,把這項工作做到實處。”
桂滿龍又推心置腹般地道:“你過來彙報山老區連線交通工程一號工程,我卻是讓你彙報工業園區建設工作,並非是我對一號工程不重視。所謂一號工程,你應該能理解這一工程落地靜海市,它所蘊含的份量。”
“省長,我能感受到這一系統工程的份量。”韓長功動情地道,“這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民心工程,是山老區群眾的福音啊。就拿我們靜海市來說,沿海平原和半山區、山區兩極分化,社會經濟發展極其不平衡。要致富、先修路,山區、半山區若是都能修上通村公路,那能帶動多少資源流通啊。我們市分管交通的副市長,都找我彙報,詢問這一工程是否能全市推進呢。”
“資源流通!老韓這提法,更豐富了該項工程內涵。”桂滿龍道,“這是一項系統工程。至於能否全面推進,一號工程是關鍵啊。”
秘書蔡真見老闆和韓書記談得歡暢,似乎忘了時間,便提醒道:“省長,時間到了。”
桂滿龍大手一揮,道:“讓麗都市丁市長再等上幾分鐘,我和老韓再聊幾句。”
韓長功感受到自己受桂省長重視的同時,也感受到桂省長在工作上動作連連,而且都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大手筆,特別是山老區連線交通工程,可以說是全國首創。這說明桂省長有政治意圖啊。
桂省長是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若其政績受中央肯定,再升遷就是省長了吧。
韓長功心裡怦怦直跳。他和桂滿龍本來就被譽為東平省本土派的傑出人物,兩人政治理念相近,相互感觀也不錯,只是沒有真正捆綁在一起而已。如今他在尋求省領導強力支援,靠向桂滿龍,是他心裡最樂於接受的一個結果。
他也是有決斷之人,道:“省長,麗都市丁市長分管工業工作,省長此去應該是考察工業園區建設。要不我也追隨省長去長長見識。”
堂堂市委書記,省內一方大員,卻把姿態擺得這麼低。此時桂滿龍若還接收不到韓長功的投靠之意,其哪有這個能力競爭省長寶座。
桂滿龍感受到韓長功擺出的姿態,又聽其將“追隨省長”四字,口音咬咬得重重的,心裡不由得大悅。
當前正是他力圖出政績,引起上層關注的時候,要實現他的政治意圖,手下沒有真正靠得住的執行者不行。靜海市是山老區連線交通工程一號工程實施地,由韓長功這市委書記靠過來,便不愁地方上把經念歪,讓該項工程成為半拉子工程。
他向韓長功點點頭,大聲道:“好,那我就和老韓一起長長見識。”
越是大領導,講話越有內涵。
如今回想起桂省長這句話,韓長功依然覺得是多麼意韻悠長,讓他心『潮』澎湃。桂省長這是要和他攜手共進,共同進步啊。
雖然他最後沒有跟著桂省長去麗都市考察,那是因為桂省長在和他進行一番推心置腹談話以後,從省委白書記對他的態度中,悟出了一點什麼,向他點出省委夏德民副書記的態度很重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注視著車窗外暮『色』四合,向司機問道:“老劉,這是到哪兒啦?”
司機老劉道:“書記,此處是白嶺市和我們靜海市的交境處,快要進入我市昌隆縣境內。”
他又問:“昌隆縣龍澤鄉,好像就是處在與白嶺市交界處吧?”
坐在他身旁的秘書文強道:“書記,我查閱過龍澤鄉的資料,他正是處在靜海、白嶺兩市交界處。”
韓長功道:“老劉,換上備用車牌,在附近找家賓館休息。明日咱們去龍澤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