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益一聲令下,鄭龍井和方茗分別有條不紊地開始比賽。
只見兩人把鮮葉放進一百六十度以上鐵鍋內,手心放在離鍋底約一尺二的距離,靈活地翻炒著鮮葉。
大概翻炒了四五分鐘後,當葉色轉暗,茶香顯露時,方茗判斷出芽葉含水率減少約六成,便將茶葉弄出鍋。
她望了身旁的鄭龍井一眼,只見他的殺青葉也剛出鍋。
眾人緊張兮兮地看著比賽中的兩個人。
方茗的學員們趕緊拍下比賽影片,或發到朋友圈炫耀,或當課件研究學習。
鄭龍井和方茗兩人熟練地將殺青葉迅速地包在草紙當中。
很快地,鄭龍井便包好茶葉,把寫著“鄭”字的茶葉包放置在桌前。
他轉頭,笑意盈盈地看著方茗。只見她不慌不忙地把寫著“方”字的茶葉包也放置在桌前。
宋益將兩包初包葉放在溫度約55c左右的地方放置,大概60分鐘後,又拿了出來。
鄭龍井和方茗對初包葉開包翻拌,再復炒,接著復包,然後三炒,再堆積攤放。第二天下午再進行四炒,最後烘焙。
由於堆積的時間需要2436小時,而且需要復包復炒,工序繁雜,花費的時間多,所以到了驗收結果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了。
第三天,鄭龍井和方茗將各自的茶葉開啟,取出一部分茶葉。
眾人盯著兩包茶葉,只見兩包茶葉從外形和顏色看起來差不多。
齊飛和葉雲霧打量著了兩包茶葉,只見兩包茶葉外形扁直、芽條勻整、色澤嫩黃、芽毫顯露,似乎不相伯仲。
“第一關,比茶葉外形。”宋益說道。
陸羽茗分別仔細地端詳著兩包茶葉。
過了一會兒,他緩緩說道:“兩包茶葉的芽條勻整,扁平挺直,金毫顯露。
但是,論色澤,鄭師傅製作的茶葉黃潤,方師傅的黃潤度略欠火候。
第一關,茶葉外形的比分結果為:鄭師傅十分,方師傅八分!”
此時,現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掌聲之後,圍觀的人群又議論開了。
“我就說嘛,鄭師傅肯定贏!”
“瞧這小姑娘,偏要在魯班面前耍斧頭,現在是拿了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吧!”
“可是我瞧她剛才的那手勢,熟練又穩當,明顯是有兩下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