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茗芳閣的茶藝培訓室時,方茗看到乾淨雅緻的培訓室裡已坐滿了十幾個學生。
她看了看手錶,離九點鐘開始的茶藝培訓課,還有十五分鐘。
這些學生對茶和茶藝的熱情,深深感染了她。
她站上講臺,一邊笑著打招呼,一邊習慣性地打起了手語:“大家早啊。”
臺下的學生是八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幾乎人人帶著助聽器。
見到方茗,每個人都對她報以誠摯地微笑,有的快速地打手語回應,有的用極其緩慢帶著拉長的尾音說“方老師早”。
帶領大家發聲的是坐在離講臺最近的一個女孩。這個女孩梳著兩條麻花辮,整齊的流海下,是一張眉眼明媚的臉。
方茗看她的眼神,滿是鼓勵和肯定。
方茗環視著臺下一張張真摯的面孔。每一張面孔上,都洋溢著學習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期望。
如果沒有跟他們用言語交流,或者沒留意到他們耳邊的的助聽器,很多人並不會留意到他們的特殊之處。
雖然他們的聽力和語言表達都比不上一般人,但他們看待生活的心態卻很積極開朗。
方茗擺好講臺上的茶具,緩緩開口:“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現在我們先複習一下上週末講的知識……”她一邊講,一邊打著手語。
起初培訓時,請了手語老師在旁翻譯。後來,方茗刻苦勤學,學會了手語。
她就自己一邊講一邊演示,然後再講一次,同時打手語翻譯。
這樣一來,學生記憶得更清楚,理解得更透徹,學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有了成就感,他們對學習就更感興趣了。
方茗對他們從來不苛求,有任何一點進步,都會發自內心地讚美和表揚。
所有的學生,都非常喜歡這個如天使般美麗和善良的老師。
方茗從容自若地講解著和演示著,完全沒有留意到她和學生們,已然成為對窗人的風景。
“茶和茶藝,使這些學生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也增加了他們就業的選擇。”陸羽茗收回目光,看著眼前一個身材頎長、面板黝黑、臉盤剛毅帥氣的男子。
男子用手推了推眼鏡,掩蓋著眼睛裡透著的溫暖和感動:“她,就是方茗麼?”
“是的。方主管為了這些孩子,費了很多心思。三年前,她建議公司開辦聾啞人茶藝培訓班。起初,管理層並不同意。因為給特殊人士培訓茶藝的難度大,公司還沒有先例。但方主管沒有放棄,她堅持每個月,給總部寫一封千字建議書。”宋益緩緩說道。
“千字建議書?”男子聞言,又望了望打著手語專注講課的方茗。
雖然相隔的距離遠,他聽不清楚她的聲音,但是看手語和唇語,他卻清晰地知道她講的每一句話的內容。
宋益點點:“堅持了一年。後來她終於打動了總部的管理層,同意開辦特殊人士的茶藝培訓會,並允許她當任培訓師。”
“兩年來,已經有很多苦學有成的學生,走上了茶藝師和製茶師的崗位。”陸羽茗看著那些生機勃勃的臉盤,又順著這些臉盤上的焦點,把目光放在了神采奕奕的方茗身上。
喜歡茗芳骨請大家收藏:()茗芳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