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貴妃能在宮裡混這麼久, 平安生下兩位皇子一位公主自然不是易與之輩, 不管內心怎麼想,她還是很恭順的向皇太後行禮,也得體的接受了黃氏和夏小雨的行禮。
怎麼說呢,尊貴不失親切又帶著一絲的距離感, 分寸拿捏的極好。
“哀家年歲大了,倒忘了汝陽侯夫人與你還有親戚。”皇太後笑眯眯地說道。
“不止是親戚,妾身自小離開父母在祖父母身邊長大,姑父姑母和表哥對妾身極為照拂。”藍明珠笑吟吟地說道, “只是我進宮早, 未曾見過表嫂, 今日全託太後您的福才能見著。”
“這就是緣份啊。”皇太後說道, “皇後那裡如何了?”
“皇後娘娘還在與幾位王妃敘家常,過一會兒送走了幾位王妃約了妾身等打葉子牌。”
過年上級約下級打葉子牌什麼的也算是老規矩了, 不圖財圖個樂兒, 顯示宮裡姐妹親善大小和諧一家親的良好氛圍。
平時這幾個人也算是老牌搭子, 你說她們之間有沒有競爭?肯定有,但明面兒上都是好姐妹,都已經身居高位了,甭管私下裡如何紮小人兒咒對方早死, 見面照樣好得跟親姐妹似的。
身為宮鬥終極勝利者的皇太後自然懂這其中的關竅, 但還是要佯裝慈祥老者一臉欣慰,“你們姐妹倒是難得的親善。嬌玥隨你母親回去吧。”
這也是送客的暗示,皇太後人到老年, 有點不愛演戲了,累。
送走了淑貴妃和嬌玥公主,黃氏瞧著淑貴妃的背影淡淡一笑,“怪道姨母喜歡淑貴妃,我瞧著她是踩著您的腳印一步步的長起來的。”
夏小雨渾身一震,我勒個去,我的親娘啊,您可真是插刀界的絕世高手啊,輕輕一句話就把淑貴妃給架火上烤了。
皇太後是怎麼從宮女熬到顛峰的別人不知道她自己不知道嗎?
以婆婆的立場她樂見後宮裡又出一個“她”嗎?她對皇後、妃子們的爭鬥不以為意,只要不出大格不會出手,可三皇子、五皇子、大公主是她的子孫,別的皇子也是她的子孫啊?
果然,皇太後因這“不經意”的一句話眯起了眼睛,對淑貴妃警惕了起來。
“我哪裡及得上淑貴妃天生的金枝玉葉貴女出身呢?說起來有今天全靠老天保佑啊。”皇太後“自謙”道。
“說得也是,這天下誰能及得上您福澤深厚呢。”黃氏捧了一句,又接了一句,“怎麼有日子沒見慶王殿下了?”
“他啊?”提起慶王皇太後連皺紋都帶著笑,“他昨個兒還在宮裡陪我呢,今個兒一大早就出去了,說要去搶頭香。”
他一個當和尚的去搶什麼頭香?慶王的行事實在是不好猜測。
“阿珏啊,你在京裡認識的人多,對晨哥兒的姻緣多上些心,若是有那八字好的,不拘出身門戶,只要是正經人家的姑娘——”皇太後現在已經不想選那些個貴女了,一個個的身嬌肉貴的不經折騰,隨隨便便出點兒意外得點兒小病就死了,連累她寶貝小兒子有了克妻的名聲。
“我一直留意著呢,只是不太好尋訪。”彼時人人都極看重自己的八字輕易不會洩露給他人,上次慶王選妃命京中勳貴之家和三品以上大臣家將符合條件的女孩八字送進宮,已經是破例了,尋常人家誰又會輕易把女兒的八字洩露出去。
“唉,我也曾問過玄苦大師,大師只有一句機緣未到,可這機緣在哪兒呢。”皇太後露出幾分愁意。
黃氏和夏小雨又陪皇太後聊了一會兒家常,皇太後賞了衣料、補品、兩對內造的手鐲,又單賞了夏小雨一套文房四寶,一般情況下文房四寶都是賞學童的,賞給夏小雨本身就很說明問題。
嗯,她在太後那裡“掉馬”了。
夏小雨從宮裡回來,還沒脫掉繁重的品級大妝呢,賀蘭永就來了,他一向平靜高冷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裂縫,只不知道這次是為了明珠表妹還是為了婉兒。
“我聽明珠說過了十五大姨姐要接她去廣恩伯府住幾天?”
“嗯,大姐素來疼她,知道她吃了許多苦,想要讓她去廣恩伯府將養些時日。”夏小雨睜眼說著瞎話,“傻白甜”嘛,眼裡自然全世界都是好人。
“你可知道大姨姐想要將三妹許配給鄭家那個老鰥夫?”
“誰?”
“廣恩伯夫人的外甥現任六品翰林院修撰鄭林。”
“那挺好的啊,翰林院都是頂頂清貴的,有道是不入翰林不入閣,他日一飛沖天……”
“你可知鄭林是庶出?又其貌不揚,拙口笨舌早就被鄭家趕出家門分家另過了,他原配死時只得了一口薄皮棺材,家裡精窮精窮的——”
“三妹也是庶出。”兩人都是高門庶出,一個寡婦一個鰥夫非常相配,夏小雨懷疑夏芳兒所謂的把三妹許配給鄭林不過是個幌子。“他日鄭林一飛沖天,沒準兒三妹是我們中嫁得最好的。”勳貴說起來高貴,手裡有實權的少,掌握的多是兵權,不打仗的時候也就是榮養,真正的權力都掌握在士人手裡,“更不用說所謂再嫁由己,咱們做姐姐和姐夫的只需要從旁提醒便可。”夏小雨明示賀蘭永做為姐夫管太寬了。
賀蘭永卻只聽見了“再嫁由己”四個字,是啊,初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嫁由著自己——婉兒與他只有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若是他去留婉兒……
賀蘭永有些失神的走了。
一肚子草包戀愛腦,真不知道作者寫他驚才絕豔的時候,有沒有查過字典知不知道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只不過這種小言裡面有不戀愛腦的男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