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公司很久以前就開始蒐集渤海國的相關資料。
由於地理位置的便利,古代瀛洲與渤海國的距離更為接近,而且當地出產的藥材,皮毛製品,甚至瓷器,都在瀛洲頗受歡迎。
所以,在瀛洲的史料中,對渤海國這個曇花一現的繁榮政權有著許多記載。
而且,還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實物資料。
這個繁榮了二三百年後就淪落為一片荒蕪的文明,在瀛洲有很大的影響。甚至皇室的一些舞蹈裡,現在還保留著渤海國的內容。
而且,在當時動盪的周邊局勢下,在當地惡劣嚴酷的自然條件下,一個政權是怎麼能夠穩定下來,並且短時間內繁榮發展起來的?如果說僅僅靠漁獵採集,憑藉山中物產,是萬萬做不到的。
雖然有學者認為渤海國是以農耕為主的文明,但想一想,當時的農業水平,中原地區尚有餓死人的情況發生,一個隱藏在苦寒山裡的地方,又要養活自己,又要交易來缺少的物資,哪裡能生產出那麼多糧食。
對於未知的事情,當窮盡了所有可能性而解釋不了,人們就開始開啟更大的腦洞。所以,有的人就把渤海國的繁榮原因,歸結為神秘力量。
在幾十年前,一支從瀛洲工兵中抽調出來的隊伍,在一位民俗學者的帶領下,來到了渤海國曾經的五座京城遺址,進行所謂的調查。
比起珍貴的文物,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出這個國家繁榮興盛所真正依靠的神秘力量。
這股力量如果真實存在的話,對當時的他們,將會有重要的意義。
結果令人十分失望,在五京之中沒有任何有幫助的答案。
可是當時的隊長沒有放棄,他透過一張古代的地圖,發現當時的地理環境與現在截然不同。五京全部分佈在長白山山脈附近,它們之間,有一片很大的空白區域。
於是他就大膽地設想,在那裡,才是渤海國真正的核心。那裡或許就是秘密所在。
終於,在一處原始森林之中,隊伍發現了一座城市的遺址。
東長安。
隊長大喜過望之餘,沒有忘記把這辛辛苦苦找到的地方在地圖上進行標註。
由於人跡罕至,除了大自然的風化侵蝕,城市中沒有遭受其他破壞。
十幾人的隊伍,懷著滿滿的希望,走進了這裡。
結果,他們只經歷了一個晚上,就全軍覆沒。
那位隊長身受重傷,卻憑著驚人的毅力,從山中走了出來,見到了補給站的接應。
可是當時的他已經油盡燈枯,只拿出了那張標記過的地圖。
並留下了兩句不可理解的話。
“夜裡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樣子。”
“她們是毗藍婆。”
《法華經》裡對羅剎女有十種分類,其中有一種,就叫做毗藍婆。
當時的大環境已經不允許他們再進行這種沒有意義的考察,這段經歷,就掩沒在歷史中了。
直到那份地圖,輾轉到了陳建仁的手裡。
陳建仁剛到滄海的時候,有些貪功冒進,每日催動手套的力量,吸收夢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