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個時辰,蘇毅才放下那本《神洲志》,天下之大無其不有,他對這個世界的瞭解,真是太少了,僅僅神洲一地就有那麼多未知的事物,聽聞神洲之外還有其他的大洲,那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沒有神魂境的修為,根本無法行走天下。
再拿起第三本書,第三本書沒有名子,開啟一看,裡面僅記載了兩篇功法,一篇《靜心決》,一套《伏魔掌》。
那《靜心決》是一套修煉心『性』的法門,中庸平和,對於提高修為的幫助不大,但可幫助武者抵禦心魔,靜心養『性』。那套《伏魔掌》倒是頗具威力,甚至可相比逍遙七式之上,逍遙七式主以柔克剛,旁攻突襲,很少正面與敵交戰,遇上硬拼硬的敵手,吃虧不小,
蘇毅將那本《伏魔掌》放在身前,仔細觀看上面的講解,按著圖示,一招一式,揣摩研究。
這套掌法共十七招。招招剛猛,都是進攻的招式,充滿純陽之氣,暗含純陽伏魔之意,仔細揣摩之後,從第一式打起,十七式掌法一路呵成,順勢打完,有少陽訣打底,雖還有些生疏,但卻伏魔的意境已打出來了。
十七式打完,全身大汗淋漓,但氣息順暢,神輕氣爽。少陽訣配伏魔掌,更添威力,對少陽真氣的修行也有很大幫助,而且整套掌法還含有一絲天地之威,使修行者加深了一些天地感悟。
咚咚咚,咚咚咚。
正在修煉間,院門傳來了敲門聲。
“進來!”蘇毅收功而起。
咯吱,一個少年推門而進,正是昨日剛剛結交的劉康,劉康也換上了三聖宗的道衣,他面容俊秀,穿上道裝卻沒有道骨仙風、衣袖飄飄的感覺,像是個小道童。
“蘇毅,咦,你的氣息又有變化,想不到這麼快武道就有精進了。”劉康的感覺甚是靈敏。
“嗯,剛剛練了一遍《伏魔掌》,有些心得。”蘇毅笑道,“對了,你住在哪個院落?”
劉康道:“我住的院落不遠,一起去聚仙閣走走吧,我介紹幾個朋友結你認識。”
“朋友?”
“嗯,也是我三聖宗的外門弟子,你也知道,外門弟子之間競爭激烈,弱肉強食,如果不抱成團,不定什麼時候就被人吃掉了。”
“聚仙閣又是什麼地方?”蘇毅也知道劉康說的確是實情。
“呵呵,那是外門弟子聚朋喚友,交換心得的地方,這無爭山莊幾百的院落,有一個院落專供弟子交流,本沒有名子,是咱們這些外門弟子之中的前輩,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起名叫聚仙閣。”劉康笑了笑,拉著蘇毅向外走去。
“好吧,去看看。”蘇毅初入三聖宗,也想多瞭解一些,多與人交流。
“過幾天,各個院落都會分配下一些任務,供弟子歷練,積攢功德。多認識幾個朋友,接任務時可以結伴而行,減少風險。”劉康說道。
“任務?”
“嗯,都是些剿匪了,或是採『藥』,尋物等任務。”劉康笑道:“外門弟子接受任務可換取功德,以功德換取門派資源,像功法、丹『藥』、甚至法器都可以用功德來換取。”
“連法器都可以換取。”蘇毅驚道。
“那是自然,”劉康道:“不過那所花費的功德值並不是你我能承受得起的。”
“劉康,你與我一同入三聖宗,怎麼知道那麼多?”蘇毅問道。
“去年我有一個堂兄透過考核成為外門弟子,這些都是他跟我說的,”劉康的表情有些沉痛:“不過,後來他在一次外出歷練時失蹤,可能已經死了吧。”
蘇毅默然不語,不多時,兩人便走到了一間閣樓外,閣樓沒有牌匾,裡面人影閃動,顯然有許多人在裡面聚集。
二人走進閣樓,裡面約有近百張桌子,許多外門弟子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坐在一起,或是討論武功,或是小酌幾杯。
眾外門弟子的吃喝飲食均由奴僕雜役送到各人院落,但弟子聚會,沒有酒就少了些氣氛,這聚仙閣倒更像是一間專供酒水的酒樓。
劉康看有兩人正急匆匆的走出來,忙招呼蘇毅走了過去。
“王中,宋辰剛。”劉康上前招呼道:“這就是我根你們提起的蘇毅。”
轉頭又對蘇毅道:“這是王中,宋辰剛,也是出身於烏臺郡。”
三聖宗中以修為定輩份大小,若是自認修為相同,便直呼其名,那兩人也是外門弟子,雖入門較早,但同是真氣級修為,和劉康相交多年,所以直呼兩人姓名。
那兩人向蘇毅和劉康打了個招呼,王中笑呵呵地說道:
“兩位來得還真巧,鬥仙台正有一場比試,我二人正要趕過去看看,你們兩位有沒有興趣一塊去湊個熱鬧?”
“鬥仙台?”
“嗯,那是供外門弟子賭鬥爭勝,解決恩怨的地方,我三聖宗禁止門下弟子私自爭鬥,但習武修道,講究快意恩仇,若有解決不了的恩怨,可到鬥仙台解決。”宋辰剛說道。
“好,一塊去看看。”劉康連聲說道,必竟是少年心『性』,見獵心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習武之人講究煉和悟兩個字,閉門造車,絕對成不了高手,悟就是要參考他人武道,結合天地大勢,創出自己的道,眼界、經驗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