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年這時才意識到他的父親老了。
“父親,兒子帶芸娘給你請安。”
蘇景年牽著顧芸娘走到蘇元翰的面前,撩開袍子,跪在地上。
蘇元翰袖中的手中握緊成拳,想到這個不孝子,狠心十幾年不與他聯絡,深深壓下去攙扶他起身的衝動。
“你還記得自己有個父親?”蘇元翰原想擺一擺譜,方才一開口,嗓音沙啞也就算了,還有些酸氣,那句話倒是像與兒子置氣的氣話,一點氣勢也沒有。
董氏在一旁忍俊不禁。
蘇元翰瞪她一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儷姐兒脆聲道:“三哥哥,爹爹早就盼著您過來。從您進京開始,就一直盯著隔壁的動靜。聽到您昨日回府,他就坐不住了,想見您,又拉不下臉。您今兒再不過來,爹爹就要過去見您了。”
說著,儷姐兒知道自家爹爹的彆扭性子,鬆開蘇元翰的手,跑到蘇景年身旁,拉著他起身,又扶著顧芸娘站起來。
“三嫂嫂。”儷姐兒甜甜的喊一聲。
顧芸娘將準備的見面禮拿出來遞給儷姐兒。
儷姐兒抱著盒子,甜笑道:“謝謝嫂嫂。”
顧芸娘看向一旁的蘇景廷,十一二歲的小少年,眉眼與蘇景年有三四分相似,性子卻很穩重。
“三哥,三嫂。”蘇景廷生的唇紅齒白,他悄悄看一眼蘇景年,拱手問安。
顧芸娘給蘇景廷準備的是文房四寶,還有一本大家寫的孤本。
蘇景廷收到禮物眼睛亮了,很欣喜,靦腆的道謝,“謝謝三哥、三嫂。”又忍不住瞟一眼蘇景年。
顧芸娘看著偷看蘇景年的小少年,他眼中有一種光,十分崇敬蘇景年,卻又有一種敬畏。
她拉拽著蘇景年,蘇景年這才發現小少年的心思,“四弟。”
蘇景廷驚訝的瞪圓了眼睛,隨即耳根通紅。
他小時候聽娘身邊的婢女說夫人很討厭娘,也很討厭爹除她之外和其他女人生下的孩子。
他在江南聽到三個哥哥的英雄事蹟,心裡很為他們驕傲,立志要成為他們一樣的男兒,心有凌雲之志。
可隨著父親來到京城,他心裡即興奮又緊張、憂心,害怕三哥與夫人一般,對小妾生的子嗣感到不喜。
這一刻,聽到蘇景年喚他四弟,他壓不住心裡翻湧如潮的歡喜。
這是對他的認可吧?
蘇景年看著小少年眼中的雀躍,唇角上揚,也有一些笑容。
“老夫人。”蘇景年喚董氏一聲,認可她的身份。
董氏連忙應聲。
蘇元翰冷哼一聲,轉身進屋,心裡卻鬆一口氣。
他也擔心蘇景年不忍繼母與兩個弟妹。
董氏連忙招待兩人,“你們快些進屋坐,用完早飯了嗎?”
蘇景年與顧芸娘走進屋子,蘇景年道:“用過了。”
董氏讓婢女奉茶。
她帶著一雙兒女,對顧芸娘道:“我收到安遠侯府的帖子,芸娘你隨我來,為我挑選一身衣裳。”
顧芸娘心知董氏是刻意支開她,讓蘇元翰與蘇景年父子私聊。
“好。”
顧芸娘起身與董氏離開。
董氏對顧芸娘道:“他們父子倆有心結,如今是一個好時機,讓他們倆私底下聊。”領著顧芸娘去上房,她從內室裡捧出一個匣子,放在顧芸孃的手邊,“老爺並不是不願意出席你們的婚宴,而是他得知景年要成親,他心知疏忽景年良多,夫人又去了,他便走動關係,調來京城。京城裡不是想來便來,還要等合適的缺位,恰好有人犯事,騰出一個缺位,京城裡下了文書,著令老爺立即回京述職,才會沒有去參加你們的婚宴。其次就是老爺也拉不下臉給景年示弱,他在書信裡寫的話有些讓人心涼,幸好景年不與他計較。”
顧芸娘搖了搖頭,“相公明白爹的用心。”
董氏很欣慰,她拍了拍顧芸孃的手,“老爺該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