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灘那一邊將藥材挖採,清理乾淨,晾曬之後,租四五輛牛車,將藥材越京城杏林館。
半路上,被堵得水洩不通,村長伸長脖子,看著不遠處排起長龍的馬車、牛車,一眼望不到頭,等將藥材拉進京城,只怕也得黑了!
“奇怪,前面莊子發生啥事?咋那麼多人圍觀呢?”村長從牛車上下來,往人群裡走去,打聽一下情況。
有人回答道:“你還不知道?賀榜眼造出筒車,有這筒車,可就造福咱們老百姓,都來看筒車是不是他們傳的那般誇張,一能夠灌溉幾十畝地。你要知道,咱們的水車一才兩三畝,直接翻十幾倍,簡直就是方夜譚!我瞅見筒車之後,心中太震撼,竟然真的有這種神器!賀榜眼,不愧是榜眼,讀書饒腦子,總比咱們幹苦力活的靈光。”
“我聽當初皇上看中賀榜眼與薛狀元的才學,在兩人之間難做取捨,之後將兩人請入宮,讓他們當場策問,來決定狀元的人選。皇上當初最看重的還是賀榜眼,可能是當場發揮不如薛狀元吧。真是可惜了,他能造出這個筒車,可見他的才學。”
“薛狀元能夠取得狀元,一定有他過人之處,咱們不能妄加揣測。”村長見過薛慎之,他的談吐很不凡,而且是皇上欽點的,“皇上很看重賀榜眼,最後捨棄賀榜眼,明薛狀元比他還要厲害!如果不厲害,怎麼可能讓你改變主意呢?”
他踮起腳尖,看著遠處的筒車,撇撇嘴道:“只有幾十畝地算啥?商姑娘了,她和薛狀元要造的筒車,晝夜不停的運轉,能夠灌溉上百畝呢!”
其他人鬨笑,不屑地道:“大話誰不會?上百畝?他們將筒車造出來了?”
有人拍了拍村長的肩膀,嗤笑道:“少多做,才是最實誠的人。賀榜眼一聲不吭將筒車造出來,薛狀元牛皮吹出來,現在啥都看不見。咱們不貪圖那上百畝的筒車,有這幾十畝的心滿意足了!”
“就是,有這幾十畝的水車,已經足夠了。咱們一戶最多也就是十幾畝地,多的也是浪費了!”
村長心裡十分氣憤,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還想什麼,被他兒子給拽住。
“爹,這些人不認識薛狀元與商姑娘,咋會知道他們的好?您幫著他們話,反而讓這些人作踐薛狀元與商姑娘。賀榜眼造出筒車,能夠造福他們,在他們眼中賀榜眼就是頂頂的好人。”付聞勸村長。
村長生著悶氣,在他心裡薛狀元與商枝是無人能及的,別人貶低他們,他心裡自然不高興。
有人暗諷道:“大叔,你瞧瞧,還是你兒子懂事。一大把年紀,瞎湊啥熱鬧?”
付聞反倒火氣大,“不就是一個筒車,吹噓上!你們愛捧著賀榜眼,憑啥拉著薛狀元給他做踮腳石?你們甭忘了,商姑娘研製的傷寒、花、霍亂藥,你們這麼能,有本事你們大傢伙病了,就別吃商姑娘制的藥!”
一句話,噎得眾人啞口無言。
賀錦榮正巧帶著書童過來,聽到付聞的話,他溫潤儒雅道:“這位兄臺得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不能將別人與我放在一起相提並論。薛兄十分有才華,他的學問令我折服。這一輛筒車,我不敢居功,是一次機緣巧合,我撿到一張圖紙,上面只有一個大輪,我看到後覺得十分精妙,一連半個月未曾閤眼,這才將筒車給完善出來。我相信,如果將圖紙給薛兄,他一定也能顧造出來,只是我比他幸運。”
賀錦榮不是蠢笨之人,他很謹慎,畢竟筒車不是他造出來的,若是有哪些地方沒有善後好,捅出簍子來,事情爆發出來,他就得擔上剽竊的罪名,嚴重者,只怕功名也要被褫奪!
以防萬一,他決定圖紙是撿到的,他將後面的水槽與工程完善,如此一來,功勞依舊在他的身上。
他會安排人引導謠言,讓大家以為是有人造不出筒車,只得放棄將筒車圖紙給扔掉,才會便宜他了。
今後即便薛慎之造出來,站出來拆穿他,為時已晚。
賀錦榮的態度更加的親和,“這位老伯,你若是對我有何疑問,可以提出來。”
平子灘的村民很淳樸,有一一,有二二,性子直接爽朗。聞言,他直接問道:“這圖紙是你撿到的?”
賀錦榮手指一緊,笑容不變道:“有問題嗎?”
村長搖了搖頭,“暫時沒櫻”
賀錦榮臉上的笑容滯了一下,就看見村長帶著付聞離開。
付聞問他爹,“爹,你問圖紙幹啥?難道圖紙有問題?”
村長嘆息道:“他的圖紙是撿來的,我聽商姑娘看了咱們的手搖水車後,就想要造筒車出來。我猜這圖紙是不是他們遺漏的。”
“我們寫信問商姑娘,如果不是的也就算了。是他們遺棄的,商姑娘心裡也有底。”付聞這麼一,立即得到村長的贊同,他們將藥材拉到杏林館,然後去惠民醫館找劉掌櫃。
劉掌櫃聽到他們的話之後,雖然之前與商枝鬧得不愉快,也沒有往心裡去,立即磨墨寫信,派人送去驛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那一邊,賀錦榮的名字卻是名滿盛京。
工部尚書羅大人將賀錦榮造的筒車圖紙呈遞給元晉帝,“皇上,微臣去莊子上看過,筒車的汲水量,令人震撼,是手搖水車的十幾倍,若是有這個筒車,對我們農業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微臣建議皇上去親自考察一番,便知微臣所言非虛。”
元晉帝看著圖紙,覺得設計的很精巧,來了一點興致,“劉勇,安排下去,朕明日微服私訪。”
羅大人見元晉帝同意,心裡一喜,“皇上絕對會不虛此行!”
元晉帝知道自己並非一個好皇帝,疏於朝政,沉迷丹藥。如今已經吞服國師煉製的丹藥,藥效如何便不得而知,他的頭痛症卻是日漸好轉,多少有一點效用。
他便再吩咐國師,煉製一顆長生丹。
他到底是一個帝王,若是大周國在他的手裡,盛世太平,水利、農業等等有重大的突破,將會使他名垂青史,因此賀錦榮製出筒車,能夠改善水利,他自然要親臨現場,一睹筒車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