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等的水田用來種菜,低等土地用來種莊稼,咱們地裡還能種出糧食嗎?薛狀元,你的提議是好的,但是對咱們損害的利益太大了。”
“是啊,有這個筒車汲水,就是因為地裡不幹旱,指望著多豐收,這樣一改,不準還不如之前呢!”
李大嬸連忙道:“鄉鄰們不用擔心土地種不出莊稼,枝枝幾畝中等水田,被她種出幾千斤的麥子,這是咱們杏花村上等水田也種不出的產量。這明啥了?明這莊稼種得好不好,能不能豐收,和地沒關係,和咱們的種法有關係。咱們地裡乾旱,有慎之的筒車,地裡種不出莊稼,別急,咱們還有枝枝呢!有他們兩人在,咱們別擔心這地裡的問題,只管照著他們的去做,一定不會讓咱們吃虧。”
商枝地裡豐產,村民們嫉妒得眼睛都紅了。
商枝第一回種地,就大豐收,他們種一輩子的地,都趕不上商枝。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村民心裡開始搖擺,打算跟著薛慎之與商枝走,當初他們聽商枝的種藥材,他們的生活得到巨大的改善,這種每都能吃飽的日子,當初做夢也想的,結果真的實現了。
如果他們再相信商枝一回,會不會今後成為糧食大戶?
這個想法,令人精神振奮。
“我們當然信得過慎之和枝枝,他們咋,咱們就咋做。”
村民們紛紛表態。
只有少部分人,依舊不放心,當初種藥材,商枝可是下保證聊,不會讓他們虧銀子。種不好,也就一年,而且還是荒廢的山地。
但是這田地不一樣,這可是他們吃飯生存的本錢,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長久之計,自然要慎之又慎。
“我們再等等看。”
如果大夥的地都種得好,他們再考慮改田地。
其他村民不幹了,“你們不肯改,那行,咱們就繞看你們。以後要是想用水車的好處,咱們可不答應。這底下哪有這種好事?好處都讓你們佔盡了!呸!你們咋那麼大的臉?這好處慎之給咱們,他可沒有得半點好,你們還在這裡計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今兒就把話明白,要麼改,要麼你們別想得水車好處!”
幾個村民臉色臊紅,覺得要是退縮了,那就太丟份兒!
賀氏頭一個,“咱們老陳家不改,你們愛咋動田地都行,我就一句話,誰要是動我家的地,我就和誰拼命!”
賀繼閔也附應,“你們弄你們的地,我們的地,你們別碰!”眼風凌厲的刮過薛慎之,“誰若是動了,這筒車就崩想造河裡,我一定一根根木板給拆卸了!”
薛長東也不同意,“這筒車的好處,咱們就不稀罕了。我們都是靠種地飽肚子,這地都沒了,咱還指著啥?就和繼閔兄的,誰動了咱們的田地,就別怪我們不念鄉鄰情份。”
完,幾個人就走了。
薛慎之面目平靜,眉心都不動一下,平和的對鄉鄰道:“感謝各位鄉鄰對我的信任,我定不會辜負大家的這份信任。若是同意,明就開始動工。陳三,薛長東,賀繼閔這幾家的地標出來,繞過他們家的地引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行,接下來的事情交給來安排。”陳族長覺得薛慎之和商枝為杏花村付出太多,他想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他們分擔。
“好,我明將梯田圖紙給你們,按照上面的來開墾。”薛慎之打算最開始第一自己去監工,確定沒有大問題,再全權脫手交給陳族長。
這邊安排好,暫時告一段落,薛慎之平復心底激盪的情緒,疾步回家將這個訊息分享給商枝。
商枝正在書房裡算賬,她將幾千斤的麥,自留幾百斤,其他全都交給龔星辰給賣了,用換來的銀錢買了一千多斤的精米,留下幾百斤在縣城作坊裡,兩百斤放在鎮上作坊,剩餘的拉回杏花村,儲存在地窖裡面。
薛慎之推開書房門入內,商枝正在對賬,聽到動靜,她轉過頭,看見薛慎之眼底淺淡的笑意,她心領神會,“筒車成功了嗎?”
薛慎之‘嗯’一聲,走過來,坐在她的身側,將圖紙拿給商枝,“筒車之前的問題,是沒有建造堤壩儲水,水的深度不夠,筒車提不上水。建造堤壩之後,筒車大半部分浸在水裡,水流湍急衝擊它的木輪轉動,水便提起來了。”
商枝聚精會神的聽著,突然茅塞頓開,傾身在他臉頰上親一口,“我就知道你會成功!”她只是畫一個輪子,簡單的講解一些原理,他居然將筒車給鑽研出來。
薛慎之被商枝誇獎,眼底的笑意流瀉而出,沒有什麼比自己的娘子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更令他血潮湧動。
“若不是你描繪出筒車的模樣,講解筒車的原理,終其一生,我只怕也鑽研不出來。枝枝,你不知道一件物品,它的原理與構造有多重要!它們才是一件物品的靈魂,你的誇獎我很興奮,但是卻受之有愧。”薛慎之凝視著商枝,眼底是前所未有的認真,“筒車是你的心血,即便我們是夫妻,我也不能強佔你的功勞。”
商枝順勢靠在他的胸膛,聽著他沉穩有力的心跳聲,雙手抱著他的腰,鼻息間全是他的氣息,心裡有一種莫名地踏實安定福
“你既然我們是夫妻,夫妻是一體的,不分彼此,你又為何與我分的這般清楚呢?慎之,筒車雖然是我率先提出主意,若不是你的努力,它也只能存活在我的想象鄭是你,讓它得以實物化,改善水利貧匱的工具。”商枝抬起頭來,望著他的眸子,眼底漫開動饒溫柔,“你若是再與我見外,我會生氣的!”
薛慎之莞爾,無奈地道:“我並沒有與你見外,只是想讓他們知道,這個筒車有你的功勞。”
“你只怕早就與鄉鄰們了。”商枝覺得他有時候,認真的太過分,分的太清楚。“你如今研製出水利工具,下一步,咱們可以提倡農耕之術。”
秦玉霜元晉帝已經將清河縣的縣令,授官給一個同進士,薛慎之如今是狀元,他卻拒絕入翰林,若是清河縣縣令的缺位也沒有了,他的職務還沒有著落,商枝想給薛慎之加持砝碼,讓人無法忽視他。
“一步一步慢慢來,先將筒車普及之後,我們再設計農耕之術。”薛慎之知道商枝的打算,他嘆聲道:“你不必特地將功勞給我,農耕這一方面,我並未涉獵,你來傳授給鄉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