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衛寧的替身率領,顏良隨行軍隊已經進入到了上黨郡的範圍,很快便到了上黨郡的治所“長子縣”,據說縣名是因上古時期堯王大兒子丹朱,受封於此地從而得名。
遠遠的,衛寧便看到一人領群官相迎。
是張楊。
太史慈還在路上,司隸河東郡和幷州上黨郡接壤,本來太史慈來的絕對要比衛寧早,但是衛寧提前讓太史慈停步在了“霍縣”。
“主公!”張楊見衛寧,立刻單膝跪地行禮,身後群官也跪了一片。
“起來”衛寧連忙翻身下馬,將張楊從地上托起。
張楊許久未見衛寧,一見面是熱淚盈眶,就差就撲過來喊上一聲“主公,我想死你了!”。
“不錯,倒是沒了剛被從我於夫羅手上解救出那般狼狽了”衛寧戲謔的拍拍張楊的肩膀。
張楊的變化有點大,看上去像是經歷了些風浪,滄桑不少,但也多了一股子軍閥的氣勢,畢竟是很長時間在和匈奴打交道,若是沒點殺伐果斷的兇悍,都鎮不住這民風彪悍的西北地區。
“主公,我備了宴席為您接風洗塵”張楊招呼衛寧進城。
“行”衛寧踱步,跟隨張楊進城。
身後帶來計程車兵由顏良去安排整頓,先在城外紮營。
到太守府上,眾人入席而坐,一邊吃飯喝酒,一邊聊著。
等到酒過三巡,主客盡歡,打發了普通官員,三人才坐在一起聊聊目前的局勢。
本來張楊是想讓衛寧先休息,明日再談戰事,但衛寧表示無礙,替身雖然也有疲勞,卻是身體上的,至於精神方面,衛寧可在遙遠的冀州鄴城裡面休息呢。
衛寧堅持,張楊也就只能夠將目前上黨郡的局勢給衛寧介紹了一下。
上黨郡在一片巨大盆地裡,東北方向是太行山,西邊是霍泰山,未來也叫“太嶽山”,南邊是王屋山,就是愚公移山典故的王屋山,幾座連綿山脈將這片盆地包了個嚴實,匈奴想要吃下上黨郡,他們首先要進入到這片群山峻嶺之間。
之前張楊也正是憑著這一險峻的地理形勢才將匈奴大軍拒之門外。
不過,匈奴大軍想要進入上黨郡也不是沒有道路,山脈與山脈交錯,始終能夠分辨開來,山間也有不少的小道可以通行進入。
比較好走和平坦的,從太原郡方向而來的最佳路線只有一條。那就是從太原郡的治所“晉陽”,過滏口徑到銅鞮,再入上黨的盆地。
再往裡走就是屯留,過了屯留才是長子。
現在的問題是,銅鞮這一進入上黨郡的關卡已經落入到了匈奴的手裡。
衛寧對這個情況表示疑惑,銅鞮對於張楊來說簡直就等同於“邊關重地”了,那麼重要的地方到底是怎麼被那些群攻城能力並不強的匈奴給拿下的。
何況還有那麼大的地理優勢。
過了銅鞮,就是屯留,這裡一片平地,匈奴的騎兵優勢立馬可以在這裡展現出來,並且因為長子、屯留這些城市都是沿著一條透過盆地的河流而建,是一條筆直的河道。
就算是匈奴不會藉助河道,但騎兵順著河道一路往下衝,恐怕想要抵擋真的有些困難。
這也就是張楊向衛寧求救的原因,以他的兵力有點堅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