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雲獅的名字定下來了,就叫年糕。
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怎麼聽都比蔡琰起的什麼“小白”好聽
雲獅歪著腦袋,一副被榨乾了的模樣:你們愛起什麼就起什麼吧。
夜晚,衛寧和太史慈坐下來做攻略波流谷的計劃。
“波流谷的地形易守難攻,如果真的要攻打,我們必須讓他們捨棄掉地形的優勢,再和他們決戰”
“比如在波流谷對外交流的道路上設定路障,將他們派出來採購的隊伍殺了,多殺幾次,他們必然大軍出動”
“如果不是大軍主動,那就更好了,我們可以把他們的小股隊伍吃掉之後,再強行殺入其中”說道戰爭,太史慈在觀察完地形之後,已經有了腹稿,回來的這幾天還完善了一下。
衛寧微微點頭,這一萬白波士兵他完全不放在心上,單單靠信弓豪與白波賊之間的個體實力差距就可以碾壓了。
“波流谷的白波賊我們要儘快剿滅,但要剿滅他們其實也不難,真正難的問題在於剿滅了波流谷的白波賊之後,我們該怎麼面對白波谷的賊寇”
“就算是流波谷的人馬正好有一萬,那麼白波谷裡面那就還有九萬”
“怎麼去幹掉這九萬的兵力,就是我們現在要想的問題”衛寧託著下巴思索。
“主公,不一定有那麼多”太史慈微微搖頭。
“白波賊是號十萬大軍,實際上,應該不會有那麼多,實際上有七八萬的兵力可能就已經是很多了,或者更少”
這一點衛寧倒是不意外,號,是對外宣稱的意思,古人喜歡打仗的時候宣揚自己的戰鬥力,為了壯大自己的聲勢,在很多時候都會誇大自己的兵力,兩三萬人就敢稱自己有十萬大軍也不奇怪。為的就是嚇唬住敵人,且讓敵人無法探清楚的虛實。
畢竟你擁有多少計程車兵,敵人怎麼知道?
就算是看到了,大部分人看的出七萬人和十萬人之間的差別嗎?反正都是漫山遍野。
太史慈猜測白波賊有七八萬的兵力甚至都可能是已經誇大了說,不知道五萬有沒有。
所以,白波軍的十萬兵力是存疑的。
“另外,董卓曾經派遣牛輔率領三萬大軍去討伐白波賊,就算是最後戰敗,應該也會對他們有所消耗,所以,我猜測,白波賊的兵力可能只有五萬上下”太史慈繼續說道。
衛寧忽然想起了一點也開口道:“既然有白波谷、流波谷,那會不會有黑波谷?”
“有可能”太史慈回憶起之前流波谷內的佈置。“流波谷這個山谷已經足夠大了,但是塞進去一萬的人馬其實依舊很擁擠,我很難想象白波谷之中到底有多大才能夠塞下十萬人”
“哪怕是五萬人也極為困難”
“如果說白波賊有五萬人,那麼他們必然還有第三個,乃至是第四個根據地”
太史慈忽然弓手對衛寧說道:“主公,我建議我們得先弄清楚對方真正的戰鬥力和他們的兵力部署,再製定作戰計劃”
衛寧微微點頭,他倒也是不著急了。
他們三言兩語,白波賊就少了五萬人,那再分析分析,豈不是人會更少?
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