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早餐張小強吃得心驚膽戰的,生怕劉芳芳又蹦出一些驚世駭俗的話。
等李清萍去上班了,張小強也離開李家,騎車回了芭蕉村。
李國華的任命通知很快就下了,李國華正式走馬上任,從鎮上去了縣裡。
李國華的離開,讓清溪鎮的老百姓特別不捨,他這種一心為民的官員,特別受到老百姓的愛戴。
老百姓們多麼希望李鎮長就留在鎮上,當書記當鎮長都無所謂,只要能夠繼續給老百姓辦實事就行了。
鎮上也進行了新一輪的領導隊伍構架,羅清當書記才當三年,就繼續留任,羅清這人對百姓也還是很不錯的,支援他的相親也不少。
李國華一走,鎮長的位置就挪出來了,原本想爭奪這個位置的劉波濤倒下了,這個位置在鎮上還沒有多少合適的人選,要麼就要從其他鎮空降人過來,到最後,經過自願原則和組織安排,由掛職的徐敏當鎮長,徐敏從此結束了她的掛職生涯,她沒有選擇回到縣部委任職,而是選擇在清溪鎮當鎮長,踏踏實實做個鎮長,為老百姓謀幸福。
李清萍在鎮農商行也順利當了副主任。
這個結局是皆大歡喜的。
領導班子構架好了之後,張小強和徐敏就開始商討芭蕉村建設一所現代化小學的事情了。
這些事情很是繁瑣,除了要修建學校,小山村要走向現代化,還得道路、現代網路通訊設施裝置等一應俱全。
好在現在徐敏就是鎮長,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芭蕉村的公路建設已經完工了,就是網路通訊方面要跟通訊部門溝通協商,這些對徐敏來說也不是什麼難題。
因為張小強的“影響力”,縣裡面,楊國華順利當選常務副縣長。
黃益民又進了一步,當了專職副書記。
加上自己的未來老丈人是縣裡面宣傳部的副部長,張小強現在要在縣裡面給芭蕉村爭取一點政策支援也還是很輕松的一件事情。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張小強打算到縣裡面,約黃益民和楊國華出來喝茶,當面跟他們溝通芭蕉村的希望小學方案。
徐敏作為清溪鎮的政府一把手,芭蕉村的希望小學又是清溪鎮一個很大的惠民工程,她自然要親力親為去操作這件事情。
張小強又不想被這些俗事纏身,他還要修煉,還要去葵月觀給燕子報仇,但是給芭蕉村投資建設希望小學的事情又是他主動自願的,他也不想這件事情幹得馬馬虎虎的,最終成了一個空頭口號,才決定和徐敏一起去縣裡面跟縣裡的幾個領導溝通。
以後學校建設的具體事情張小強就不想過問了,他打算交給陳曉婉和謝雪嬌去操辦。
陳曉婉有這個管理能力,謝雪嬌熱愛教育,兩個人搭配效果不會差。
像李翠蘭、周桂英、焦詩韻她們幾個,幫他管理後山那片靈氣土地就可以了。
李翠蘭她們的文化層次和思維方式還是跟不上陳曉婉和謝雪嬌的。
這天,按照徐敏的安排,張小強先騎車帶著陳曉婉和謝雪嬌到鎮上,再坐鎮政府的轎車去縣城。
騎車的時候,陳曉婉搶先搶佔了坐張小強後面的位置,她的身後再坐謝雪嬌。
陳曉婉就是想和張小強靠得更近一些,更親密一些。
謝雪嬌沒有在第一時間搶到這個和張小強更緊密接觸的位置,她有些微微失落。
看著兩個女孩子為了他爭風吃醋,張小強也是頗為無奈的,哎,這男人啦,太出眾了也是個麻煩。
騎著摩托車,載著兩個女孩,自然會有些擠,陳曉婉就順理成章地和張小強前胸壓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