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的孝期一過,八皇子便開始準備登基大典。
短短一個月裡,朝中人員出現了巨大變動,尤其是工部和兵部,兩個尚書陸續換人,多人獲罪流放,六部之中除了中間派,幾乎盡是八皇子的人。
八皇子當政,朝中勢力定會重新分化,六皇子一派遭遇打壓是遲早的事。經過此次清洗,睿王府門前門可羅雀,再也不複往昔熱鬧。
睿王府失了勢,秦氏也不再像以前那般穿梭於各種宴會間,閑著無事便天天往隔壁跑,甄榛本以為秦氏會支援自己,卻沒想秦氏聽景鸞歷數她的“罪狀”後,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景鸞的陣營,天天對她耳提面命,這樣不行,那樣不行,聽得耳朵起老繭。
一轉眼,又過了半個月。
京城裡張燈結彩,猶如過年般熱鬧,新帝的登極儀即將來臨,百姓們不關心究竟是誰當了皇帝,只因動亂剛過,新帝登基對於京城的人來說是喜事一件,而新帝登基必定會大赦天下,徭役賦稅都會大減,這是實實在在的實惠,百姓們也樂得湊這個熱鬧。
明日,便是新帝的登極儀了。
作為嫡系皇親,六皇子得去參加登極儀,朝拜新帝。雖然已經認命,但真的到了這一天,眼看著自己的對手登上大位,從此以後,自己是臣,而對方是君——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縱然對方要打殺自己,也該理所當然的承受。
心中不免悵然。
六皇子拖著孫管家喝了半天酒,直到夜間,喝得爛醉如泥,才被秦氏打發回家。小兩口才回去,甄榛便打發人去睿王府送解酒藥,看六皇子醉成一灘軟泥的模樣,就這麼放任著,明日準保會誤了事。
新帝的登極儀之後便封後,關於後位,按照慣例,如果新帝登基前已有嫡妻,多是嫡妻為後,比如宣帝,李皇後在宣帝尚未登基的時候便是嫡妻,宣帝登基後便封為皇後。也有皇帝在登基後,皇後不取嫡妻而另擇他人,但只是個別。據說榮妃並不屬意甄容,但因朝中諸多丞相擁躉,甄容又懷有身孕,可能生下惠帝的嫡長子,故而預設了甄容為後。
新帝的登極儀繁複而隆重,城中的百姓能見到皇帝的鑾駕駛過天街,浩浩蕩蕩的侍衛分據於皇城各方向,十分壯觀。宗室皇親按品級觀禮,而祭告宗廟,禦奉天殿,百官朝拜,這些儀式女眷是無法見到的。
除了一個人,那便是皇後。
百官朝拜後,新帝遣官冊拜皇後,以即位詔告天下。
惠帝冊立嫡妻甄氏為後,生母榮妃為太後,追封先皇後為孝肅皇太後,並冊立了一個貴妃,而那貴妃,正是榮妃的外甥女。
作為皇室宗親,甄榛和秦氏得去參加由皇後主持的皇宴,但聽說因為皇後懷有身孕,不便過多操勞,便將此事交給了貴妃劉氏,這顯然不可規矩,但劉貴妃有太後這麼強大的後臺,也沒人敢說什麼,甚至有人預見,如果甄氏不能生下嫡長子,那麼甄氏的後位將岌岌可危。
對於這樣的宴會,甄榛和秦氏都無甚興趣,尤其是宮中是非多,不小心就落人把柄,遠不如自己府中自在。開宴沒多久,甄榛和秦氏便找了個由頭離席,準備打道回府。
走到半路,忽然有人追上來,那人拿捏著尖銳的嗓子問道:“前方可是懷王妃?”
回頭一看,只見是一個身著藍衣的太監。
這是中宮的人。
“正是,請問公公有何事?”
那太監道:“懷王妃,皇後有召,請你前去一見。”
甄容要見她?甄榛和秦氏相視一看,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