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們也以為是養殖失誤,但是死魚沒有發現或是大面積産生。為了了解事情真相,我們組織人手去水庫中檢視,然而一無所獲。”
“黑魚等食肉型魚雷也不多,還不至於把那些魚苗禍害完。喂養更不用說,只是飼養的飼料等,購買了很多,可是到最後卻沒有多少魚。”
說到這,楊宗路攤了攤手:“為了這個水庫,投入幾十萬,最終一無所獲。”
“那你們沒有找一下原因?”
“找了,五叔請回一些專業的潛水員進入水庫尋找,最後在水庫靠近山崖壁的下放發現一個洞口,洞不知連線哪裡?潛水員沒有進入洞口,因為洞口太小,一個人不借助器材可以勉強透過,帶上器材則過不去。”
楊宗路的語氣中滿是無奈,作為村主任,他有義務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再加上他有一個好五叔給他支援,可每一次都是以失敗告終,這對這個正直壯年的村主任,心裡滿是挫敗感。
王通這個時候,也不由不感慨,楊家村可真是多災多難。有著後山山谷這麼好的草場,卻因為國家政策不能轉化為利益。
有著銀杉這樣的“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的國寶,卻因為尊敬先祖而放棄。
有著這麼好的水域資源,卻被一個不知名的洞口阻礙。說真的,王通也為楊家村感到悲哀,坐擁寶山,卻沒有開啟寶山的鑰匙。
楊雲一直跟在後面,對於兩人的談話也聽得一清二楚,自己這個大侄子語氣中的不甘和自責,他自然聽得出來。
他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宗路,這些事不要掛在心上,只要你一心為村子,這些錢五叔不心疼。”
楊雲是楊家老小,楊宗路的歲數同他相差不多,兩人在輩分上雖然是叔侄關系,但是真是關系卻如同發小朋友。
說話的這段時間,眾人已經來到這個天然形成,最後經過認為加蓋的水庫。
因為要養魚,楊家村將水庫岸邊整理過,都收拾平整,鋪上了整齊的磚石,看上去整潔幹淨,非常不錯。
水庫正如楊雲所說,是個小水庫,水域面積不大,也就一百多畝。
水庫水源有兩種,一個是降雨,山裡降雨量不少,因為水庫處於低窪位置,所以很多雨水最終會彙入水庫。
第二種則是水庫中的地下水,在水庫形成以前,這裡有著村裡幾條山泉,現在都被水庫淹沒,也成了水庫水源的主要來源。
沒有汙染源,村民也不會把生活垃圾丟入水庫,所以水庫水質極好。
好山好水好風光,再加上不知是誰栽種在堤岸邊的垂柳,微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不知名鳥兒展翅略過湖面。
這一副美景,讓王通腦海中不由浮現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可能這裡比起西湖有點差距,但也是最應景的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不過,王通沒有說出口,因為這一世,依然沒有白居易,他可不想被楊雲追問,低調,低調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