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高考,是擴招前的最後一屆,我以高過二本線12分的成績卻因志願未填報好而被專科錄取,當時猶豫了很久要不要複讀,最終老爸老媽一致認為我超級爛的英語成績是不會因學習時間增長而會有所提高的,我對自己同樣有著清醒的認識和自我剖析,高中時代我曾經作過一首詩歌“名作”來彰顯個性:
我是中國娃,
不說外國話。
英語不及格,
證明我愛國。
當時在班級裡正經流行過一段時間,成為英語差生口中的“佳句”。
時至今日,我早已認識到自己是完全沒有語言天賦的,來羊城十幾年還是不會說一句粵語,這並不是努力與刻苦的問題,而是老媽說的“天生腦袋裡就沒長那根弦兒”,科學說法為“基因”。
隨著1999年高考制度的改革,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擴招,許多第1年落榜的同學都上了本科,也讓我很後悔很鬱悶,爸媽也為他們失策的決定而悶悶不樂。
可是人生命運,各有分定,在班裡的尖子生都選擇讀了當時最熱門的計算機專業的時候,我正在讀一個名叫“工程造價”的專業,誰也想不到,稀裡糊塗地就趕上了房地産行業的黃金發展階段,我在地産這個行當混得並不比那些尖子生同學差,最起碼買房這一項就佔了很大便宜。
這個專業是家裡最有文化的三舅幫忙選的,我們沒人知道啥叫“工程造價”,只有三舅見多識廣,三舅說這個專業就是“這個工程我說多少錢它就是多少錢”,當時我傻乎乎地什麼也不懂,但是心裡想“三舅你咋那麼能吹牛呢,還能是你說多少錢就多少錢?那得多大的官呀?”
可是現在看回三舅這句話,從某種角度講,確實算的上是,屁股上掛暖壺——有一腚定)的水瓶平)。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理公司的內部網頁,檢視公司的最新公文或新聞等動態,瞭解公司這個小社會生態的人和事。我尤其對“人事異動”的公文有興趣,算是職場八卦的一個分支領域。
終於等到你!
公司oa正式發布集團公文,針對部門造價工程師喬娟娟、吳偉、邢志生3人分別虛報“十年遠建”專案工程結算造價1000萬、700萬、500萬的處理通告,作為區域公司一審的這位工程師,翫忽職守、嚴重失職,6人均予以解僱處理!
他們3人的上級主管、主任,包括部門負責人路經理把關不嚴,複查不到位,皆記大過處分,另有2個集團的什麼經理負有領導不力的責任,分別記小過和警告處分,總共處理了12人,華南區域預算部和集團預算部2015年部門業績直接定為c級,可謂遠建地産預算系統20年來第一大案。
同時還說,要對相關的施工單位未結算工程進行徹查,並在工程結束之後取消其在遠建地産任何專案的承接工程資格。
靴子落地,一片嘩然。
訊息已經傳聞了有一陣子,具體說法不盡相同,像人脈很廣的方工肯定知道內幕詳情,但是我們沒法去找領導八卦,主要還是依靠小葉的訊息來源。
那個喬娟娟早在半年前就升職調去了集團,和小葉一同校園招聘進來的集團同事告訴小葉說,喬娟娟已經被放長假很久了,具體怎麼處理一直沒確定,而區域這邊的吳偉上幾周自己辭職走人了。
就在昨天,和我關系不錯的邢志生把我拉到一個無人的角落說自己是最後一天上班了,一早來公司就被人事部要求當天辦完離職手續,明天就不需要再來上班,本來說他都沒什麼事了,只要把多算的都改回來就可以過關,但是集團某個大領導說要殺一儆百,不再給機會了。
我知道說得是傳聞中的事件,老邢沒有再說更多,我也不好細問。這麼看,臨發文前一天才對老邢動手,確實可以判斷是集團後改了主意,老邢運氣差了點,我只能安慰一番,好兄弟說走就走了。
昨晚老邢的散夥飯很不錯,一個個都吃的“脖齊”,但是整個晚上大家只談風月,沒人去觸碰這種敏感話題,有那麼多大魚大肉當然能堵上想要八卦的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