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鷹號星艦的中心控制系統沒有了, 它的一些主要功能便喪失了。
但之前其它的艦艙與主控系統脫離,獨立艦艙的功能都完整保留了下來。
特別是動力艙完好無損,為整個星艦提供了動力保障, 讓這艘星艦不至於變成“死艦”。
艦內的備用通訊裝置啟動, 各艙人與人之間可以聯絡了, 並且很快與總部也聯絡上了。
星艦在這段時間已經嚴重偏離了原來的航線,具體到了哪裡, 以銀鷹號現在的狀態自己無法確定。
幾名技術軍官忙著向總部彙報情況, 並配合總部確定他們的方位。
一直被封在醫護艙的隨艦醫護人員也很快過來, 把受重傷的吳海泉和那位情報處長送進了醫療艙。他們也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所有人已經知道了吳海泉把指揮權交給何曉的事情。雖然很多人猜疑,從心裡頭並不是太相信, 但何曉在備用通訊裝置支援下, 也發出了一級指令, 這說明何曉的確擁有了吳海泉的生物能量識別碼。
更為主要的是, 何曉強大的探查能力確實能夠在失去了艦內監控能力的情況下,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們只能默默地暫且接受何曉。
星艦的恢複工作何曉並沒有參與多少, 這些事情由幾個艦艙的工作人員和那幾名技術軍官就行了。
不過何曉並不輕松。
“叛變”的主腦中心控制系統雖然已經自毀, 但這個銀鷹號內的危險並沒有解除。
星艦內幾乎所有的人工智慧體都被改變了中心控制程式。它們堅定地把人類當做敵人,進行無差別攻擊。
甚至一個小小的掃地機器人,也會伸出鋒利的清除硬質汙物的尖鏟刺向身邊的人類。
這種人工智慧的“叛變”可怕又麻煩。
在星艦上,各式中型小型迷你型的智慧機器人和日常智慧裝置有很多, 它們被普遍用於各個方面。
所以不一定什麼時候,不知在哪個角落,就會蹦出一個這類東西來襲擊人。
何曉讓一部分星艦護衛團的人分成幾個小隊, 去“清理”這些叛變智慧體。她則第一時間, 與護衛團的團長帶著其他人去了機甲儲存艙。
每一架機甲, 都是一個智慧體。作為輔助的武器, 它是人類強大助手。但是,如果這個強大的助手變成了對手,那麼就將是一個可怕的敵人。
與何曉一樣,星艦護衛團的人也都想到了這點。
在機甲儲存艙,有將近一千架各式機甲。因為是在星際旅途中,這些機甲中有大部分沒有處在待命狀態。也就是動力核和武器配置都沒有入位。
這樣的機甲是安全的。
但是,有一百多架機甲,是作為應對突發情況時的隨時待命機甲,它們的動力核和武器配置都已就位。
它們才是最不確定的因素。
如果它們也像那些機器人一樣,被改變了中心控制程式,把人類當做敵人,那將是極其危險的。
機甲的攻擊值可比那些服務性質的機器人強了不知多少倍。
在機甲儲存艙外,何曉停下了腳步,她身旁的護衛團團長韓明朗以及跟在後面的軍人們也都停了下來。
“有情況嗎?難道也反了?”韓明朗緊張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