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的寶石:“她就是靠人工升級的,有什麼資格指導我們,還特訓?就是在我們面前裝裝大佬而已。”
狼種:“人家就是大佬,用不著裝。能在指揮系機甲系立杆子,會是像你們那樣的慫貨?”
……
何曉笑起來。那幾個反懟的id她認識,都是指揮系機甲系的學生,有朋友,也有機甲系挑戰過她的對手。他們都在幫自己說話。
何曉從論壇出來,開啟了一份資料檔案。這是今天剩下的那十二個人的資料。
何曉仔細看了看,原本參加特訓的73名精神力者中,有15名是s中階。何曉曾想把這15人當成重點培養的,可是沒想到,這15個人沒有一個留下來。
所以現在,十二個留下的人都是s初階,還是s初階中資質最差的那幾個人。
可以說,他們的實力是精神力者中最最底層的。
她看到了傅禹辰。
傅禹辰來自啟一星的尼康大區,啟一星是雙啟星兩顆衛星之一,而尼康大區據說是啟一星中最大的貧民窟。傅禹辰父親早逝,母親帶著他和妹妹艱難度日。
從簡單的資料介紹何曉能看出,傅禹辰,典型的窮人家的孩子。
何曉又看了看其他人,也幾乎都與傅禹辰差不多,都是平民子弟。
難怪,窮人家的孩子,更懂得珍惜,也更能吃苦和堅持。
當然,不是所有窮人家孩子都能有這份堅持。那些放棄了的幾十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也是與傅禹辰家境差不多的。
所以,所謂的寒門出貴子,並不是那麼容易出現的。
看著這十二人的資料,何曉心中莫名地有種期待,如果她的這個特訓班能改變這十二個孩子的命運,那麼她現在做的一切,就都是有意義的。
在接下來的三天,何曉的要求依然是負重50公斤100圈。讓何曉欣慰的是,這十二個人沒有人再退出,他們都堅持了下來。
傅禹辰依然是每天最後一個完成任務的人。
而這三天,可能是因為很多機甲系、指揮系的人出來為何曉說話,學院論壇上譏諷何曉的人倒是沒有了。
但不譏諷何曉,不代表他們不關注了。他們把目標轉向了那十二個依然堅持接受何曉訓練的學生。
他們“期待”著這十二個人會“幡然醒悟”退出,或是等練了幾個月後,這十二個人一無所獲的結局。
在他們眼裡,這十二個傻呵呵繼續訓練的人,終究會成為綜合軍院的一場笑話。
於是學院論壇上,這十二個學生,被那些人譏諷地稱作“綜合軍院十二傻”。
沒有人相信特訓三個月,能讓被他們認為是廢物精神力者的十二個人有什麼明顯的進步。包括在論壇上,為何曉發聲的指揮系和機甲系的這些人,也對何曉沒啥信心。
何曉完全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她現在對這十二個人越看越順眼。
這十二個人中,八個男生,四個女生。因為訓練時間有限,何曉與他們交流的不多,對他們也還不太瞭解。但何曉清楚地感覺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認真又執著。
他們都會非常自覺,又一絲不茍地完成每天的任務。
特別是傅禹辰,他跑的最慢,可非常自覺。第六天的時候,其他人都跑完100圈回去了,又只剩他一個人,何曉想給他“放水”,也提前走了,這小子默默地把剩下的幾圈跑完了才回去。
何曉在暗中觀察,這樣的人通常被認為是“死心眼”,但何曉卻非常認同,因為這也是她一貫做事情的風格。
第七天,何曉沒再讓他們去大操場,而是把他們帶到了訓練館中一個比較密閉的訓練室。
這個訓練室面積不大,裡面什麼都沒有。何曉讓他們有序地坐在地板上,自己則與他們面對面地坐著。
十二個人好奇地看著何曉。他們之所以留下來,並不是有多信任何曉,更多的是對精神力提升的渴望。
他們雖是精神力者,但資質並不好,他們這樣的資質靠人工提升是有限度的,何況以他們的家庭條件,也不可能承受得了高昂的提升費用。
所以他們一直處於精神力提升無門的悲觀狀態。
現在何曉要組織特訓班,這讓他們興奮。這是他們從小到大,第一次有機會正正經經地去進行精神力提升訓練。
不管這個訓練將來會不會讓他們真正得到提升,他們都想來試試。畢竟有機會比沒機會多一份希望。
何曉的目光掃視了一遍十二個人,不急不緩地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正式進入訓練階段。訓練時我對大家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專注。在開始前,我先讓大家看看,你們即將要面對的訓練目標。”
何曉說完,慢慢散開精神力,一張聯通自己與這十二個人的意識能量網一點點形成。
與此同時,在這十二個年輕人的腦中,一幅巨大又瑰麗的畫面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