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親親有術”,是包裝著重親的皮,因人廢行。只對關係好的親戚判定其為親戚。
不過墨家後來的科學責令我感到有些恐怖!
希臘人芝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悖論: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
阿基里斯是《荷馬史詩》中的善跑英雄。奔跑中的阿基里斯永遠也無法超過在他前面慢慢爬行的烏龜。因為他必須首先到達烏龜的出發點,而當他到達那一點時,烏龜又向前爬了一段。
中國先秦也有類似的悖論,如莊子為了證明他的虛無主義,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但墨子化解了這一千古疑難。他設想有一條線ab,從a端向b端前進,進到全長一半c,則斫去,剩餘cb是全長的一半。再如前法取cb一半,剩為全長四分之一。
如此取至無窮多次,最後必將到達線的最前端b。這正是數學上的極限逼近原理。直到1655年英國的瓦里斯出版《無窮算術》,才有“極限”概念的正確解釋。
他還在《經上》中明確提出,力是物體加速運動的原因,即“力,刑之所以奮也”。
更進一步,他在《經上說》中指出,力與重力等效,即“力,重之謂”。
糾正了流傳已久的謬誤:把重力與重量混淆。他這種論斷與近兩千年後伽俐略、牛頓的理論極為接近。
在《墨經》中,空間是一個與時間密不可分的概念,墨子認為“宇”即“域徙”,即物體運動的區域。兩千多年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這一直覺的樸素時空觀添上了完美的註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墨經》成書的年代比古希臘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還要早,但其涵蓋的內容卻要豐富得多。
在墨子的著作中,對槓桿、斜面、滑車等於民有利的機械原理大書特書。
比如他完整無誤地闡述了槓桿原理,短臂叫本,長臂叫標,指出槓桿省力的原因乃“本短標長”。他提倡用滑輪挈)與斜面滑車)來幫助提升重物。
他設計的滑輪系統與英國的“阿特伍德機”極其相似。
但這才是真真正正令人恐怖的古代人!那從未被儒術洗腦的古人!”
“但大人,我把這枚印章帶回來的原因可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因為別的。”
八雲貞道。
而八雲貞這麼一說,八雲寺頓時就來了興趣。
一枚墨家印章會出現在秦始皇陵,的確有些問題。
“什麼原因?”
“墨家機關術!我在那裡看見了一個十分特殊的機關,一旦踩上去,上萬只箭齊齊發射,而後機關運轉,再次啟動其它機關,尋常人絕對沒有活著出來的可能!”
“有意思。我似乎又看見了一條搞事的道路。”
八雲寺道。
墨家機關術通指的是墨家學子,和墨字的機關創作。
墨子擅長工巧和製作,在軍事技術方面高於其他諸子,堪稱博學多才。
據說他能在頃刻之間將三寸之木削為可載300公斤重的軸承。
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他利用槓桿原理研製成桔槔,用於提水。
他還製造了轆轤、滑車等,用於生產和軍事。他還擅長守城技術即所謂的“墨守”),其弟子將他的經驗總結成《城守》二十一篇。
根據《墨子》中關於機關術的記載,當時墨家發明出來的機關器械有,連弩車。見於《墨子·備高臨》。
連弩車是一種置於城牆上可同時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無數的大型機械裝置,需十個人駕駛,最為巧妙的是長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繩子繫住,射出後能用轆轤迅速捲起收回。
…………。
喜歡我的母親是妖怪賢者請大家收藏:()我的母親是妖怪賢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