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八雲寺吼叫了兩句之後,八雲紫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了看四周。
妖忌劍拔弩張,八雲貞安安靜靜的坐在一旁,顧七巧再給幽幽子教書,幽幽子虛心學習。
這一件件事情看上去本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將他們彙集在一起,咋就這麼怪呢?
八雲紫真是搞不清楚自己這個同族到底在搞著什麼飛機。
“這西行寺家的大小姐,怎麼會學這個?”
見八雲寺沒有搭理自己,八雲紫便自行坐在了八雲貞的身旁,指著正在給幽幽子教書的顧七巧,朝著八雲貞問道。
“這是大人為幽幽子準備的。”
八雲貞道。
“一個陰陽師家的大小姐,學習神州大陸的文學,你確定你家大人沒有搞錯?”
“有什麼搞錯的地方?”
這時,八雲寺突然從沉思中回過了神,道。
“你不覺得……她學這個完全學錯了嗎?”
“有什麼可學錯的?”
八雲寺反問道。
“日本的遣唐使帶回來的一系列事物可是在貴族上層很是流行呢!她既然沒有機會學到那種東西,那就我教授給她,這樣子……錯了嗎?”
正如八雲寺所說,日本所派遣去唐朝的遣唐使帶回來的事物可是很受貴族們喜歡的!
當然,日本學習唐朝最主要的還是學習唐朝的一系列制度與文化。
遣唐使的貢獻首先是引進唐朝典章律令,推動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
遣唐便在長安如飢似渴地考察學習,博覽群書,回國後參與樞要,仿行唐制,如“大寶法令”即以唐代律令為規範制定的。
還仿效唐朝教育制度,開設各類學校教授漢學,培番人才。818年,嵯峨天皇根據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議,下詔改走禮儀,並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連曆法、節令、習俗也儘量仿效中國。
遣唐使每次攜回大量漢籍佛經,朝野上下競相贊寫唐詩漢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詩人的詩集在日本廣泛流傳。留唐學生僧人還借用漢字偏旁或草體創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
遣唐使還輸入唐朝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藝術,經過消化改造,融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圍棋等技藝和相撲、馬球等體育活動也是從唐朝傳入的。遣唐使團中常有日本畫師、樂師以至圍棋高手赴唐訪師學藝、觀摩比賽。
甚至……這一系列文化到今天還在盛行。
日本和服,還有藝伎的妝容,都有著唐朝的影子!
……
“你這次來這裡,是要幹什麼?”
八雲寺朝八雲紫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直接稱呼八雲紫為‘你’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但講真,八雲寺真的不習慣這種叫法。
“來這裡……玩啊。”
說著,八雲紫起身走向八雲寺,拉住八雲寺的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