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於幽幽子為什麼昨天還不會識字,可今天卻能讀三字經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八雲寺送給幽幽子的不只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本書。
八雲寺實際上還派遣了一位‘老師’去專門教幽幽子識字!
而這位老師,便是顧家八姐妹中的‘顧七巧’……她生前的丈夫就是位教書育人的先生來著!
且除此之外,在隋朝的時候,七巧這傢伙還教授了後來唐朝開國大將‘李靖’兵法呢!
而事實證明,七巧這傢伙教書育人的能力還真不是蓋的,八雲寺才和魂魄妖忌鬧翻沒多久,她便教會了幽幽子讀三字經了。
雖說這也與幽幽子有關,幽幽子若不想學,七巧教到口乾舌裂也教不會幽幽子讀書。
可不曾想到的是,幽幽子的腦子竟然這麼好用!
僅僅從幾句話中便察覺到了《三字經》的與眾不同。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這一句話的意義是,楊堅重新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歷史上稱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而後‘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兩句話的意思則是……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最後隋朝滅亡,他戰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唐朝的統治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為和南北朝時期的梁相區別,歷史上稱為後梁。
以上幾句話的存在,也的確可以讓唐朝時期的人覺得三字經實際上是本預言之書了。
不過‘預言之書’的說法僅在其他國家有用,不過雖說是有用,但絕大多數人也不會相信就對了。
若是在唐朝……妥妥的先斬後奏的節奏。
不過這也並不能否認三字經的價值,三字經的影響可謂是《三百千》中最大的一本書了。
從明朝開始,《三字經》就已流傳至中國以外的國家。
根據記載,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經》翻譯本是拉丁文。1579年,歷史上第一位研究漢學的歐洲人羅明堅,到澳門學習中文,他從1581年就開始著手翻譯《三字經》,並將譯文寄回義大利。
1727年,沙俄政府派遣一批人士到中國學習儒家文化,首先研讀的就是《三字經》。其中一位學生羅索興將它翻譯為俄文,後入選培訓教材,成為俄國文化界的流行讀物。
1779年,彼得堡帝俄科學院又公開出版了列昂節夫1716~1786年)翻譯的《三字經及名賢集合刊本》,因其內容與當時女皇葉卡捷林娜二世推行的講求秩序的“開明專制”等政治策略不謀而合,政府遂正式“推薦給俄國公眾”並走向民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俄國漢學之父”俾丘林1777~1853年)曾在北京生活14年,深諳經史,更明曉《三字經》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影響,他在1829年推出《漢俄對照三字經》,並稱《三字經》是“十二世紀的百科全書”。
當時俄國教育界在討論兒童教育問題,於是《三字經》成為“俄國人閱讀中文翻譯本的指南”,成為當時社會流行讀物。普希金細讀後,在作序時稱讚此書是“三字聖經”。
喀山大學和彼得堡大學的東方學系都以《三字經》為初級教材,而大多數入華商團和駐華使者的培訓多以《三字經》為首選教材,因而,《三字經》在俄國文化歷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記。
韓國、日本也對《三字經》也非常重視。
雖說三字經正式傳入日本是在江戶時期,但從江戶時代到明治初年1868~1921年),日本的私塾已採用《三字經》,後更大量出現各種仿製本,如《本朝三字經》、《皇朝三字經》等,多達二十多種,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三字押韻,介紹日本歷史地理文化道德的《本朝三字經》。
英國的馬禮遜1782~1834年)翻譯的第一本中國傳統經典就是《三字經》。1812年,他出版《中國春秋》英文版,包括《三字經》和《大學》。
修訂後,1917年又在倫敦再版。
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在他主辦的《中國叢報》上刊載《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
在法國,猶太籍漢學家儒蓮1797年~1873年),在1827年擔任法蘭西研究院圖書館副館長後翻譯出《孟子》、《三字經》、《西廂記》、《白蛇傳》、《老子道德經》、《天工開物》等中國典籍。
1989年,新加坡出版潘世茲翻譯的英文字《三字經》,被推薦參加“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併成為新加坡的教科書。
最牛b的還是在1990年!
1990年,《三字經》被聯合國教科組織選編入《兒童道德叢書》,向世界各地兒童推介學習,成為一本世界著名的啟蒙讀物。。
喜歡我的母親是妖怪賢者請大家收藏:()我的母親是妖怪賢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