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潔白無瑕的白玉地磚立即被幾滴鮮紅的液體所染紅。
而在普賢菩薩的臉上,一滴滴鼻血正不停的從那手掌縫隙中滲出,低落。
顯然,八雲寺一腳把人家踹的流鼻血了。
眾菩薩:“……”
普賢:“(╯°口°)╯︵┻━┻!!”
一回、兩回、接連三回下來,普賢也不敢託大了。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一次是幸運,二次是偶然,第三次就是有問題了啊!
普賢當即朝周遭的眾菩薩喊道。
“撤小紫歌本沒水!一齊殺!”
這小子根本沒睡,一起上!)
雖說普賢說這話時鼻音很重,但周遭的菩薩們終究還是明白了他的話。
隨即紛紛拿出自身的法寶,襲向了八雲寺。
兩三個菩薩拿著法器便往八雲寺刺去,八雲寺一個鯉魚打挺!
妖力頓時爆發!
只一瞬間,他們便被八雲寺一腳踹飛!
而鯉魚打挺後,八雲寺也不再睡在地上了。
他站在地面上,眼神雖然盯著周遭的諸位菩薩,但卻十分迷離。
雙腳虛浮,站都站不穩!時不時還出現右腳踩左腳的事情。
而站不穩,上半身自然是搖搖晃晃的……且除此之外,身上還時不時的散發著一陣酒氣!
知曉情況的人或許都清楚了。
八雲寺的這個招式,這種武學便是——醉拳!
醉拳是模仿醉漢動作的一種漢族傳統拳術。
這種拳打起來,很象是醉漢酒後跌跌撞撞,搖搖擺擺,但實際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嚴格的武術手法、步法、身法等組成的套路,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很高的藝術性。
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即玉環醉步,鴛鴦腳)、“魯智深醉打山門”、“醉八仙”等名稱。
醉拳根據其不同名稱而組成不同形象、不同內容的套路,但都離不開醉形醉態的特點。醉拳由於其內容多跌撲滾翻動作,故又被認為是“地趟拳”的一種。
是漢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拳作為其中之一的精華流傳了下來。
而八雲寺便是和紅美鈴學的醉拳。
只可惜,現在還是周朝!
人族還在修道,只有道術,還沒有‘武術’的出現!
沒有見過武術的菩薩們自然是吃了虧,被八雲寺玩弄在鼓掌之間。
而在見到八雲寺又踹飛掉三名菩薩之後,那些個菩薩便徹底坐不住了,一窩蜂的哄上前去,襲向八雲寺!
一拳襲來,八雲寺側身一躲,帶著拉人灌酒的姿態反手一拉。
妖力一爆發,一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