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笑著道:“我們女同志沒意見。”
劉軍道:“前面不是餛麵攤子嗎,要不要一人對付一碗得了。”
呂愛平指著劉軍笑罵,“就你會做好人,一碗涼皮才幾個錢。”
雖然這樣說,但是還是幾個人朝著攤子走去。
賣餛面的是位四十多歲的大姐。
攤前圍了不少人,除了經濟實惠,主要煮餛面的方式不同。
只見搪瓷碗在沸水裡漂著,一把麵條先丟進去,漂在水上的搪瓷如搖櫓船盪盪悠悠。
鹼水細面很快燙熟,大姐眼急手快,一筷子撈起,放入緊鄰鍋邊臺子上的碗中。
胡椒、鹽、蝦籽醬油、蔥油這些都是預先擱在碗底的,
大姐順手又在十幾個花花綠綠暖瓶中抄起一隻,倒入開水,衝開調料。
整個動作一口呵成,旁邊人邊看邊說,”知道不,這叫一滾三鮮——水上漂。“
馬尾辮大姐特意叮囑,“先吃麵,再吃餛飩,才夠味。”
“大姐,說了不要放香菜的。”張青提前打過招呼,可大姐還是誤放了,只得拿筷子細細地挑……
楊一木也是嘆息……這是多好的香菜!怎捨得!恨不得這樣跟她講!
待每人幹掉了一碗美味的麵條後,後面又上了餛飩,胡椒放得足足的,還有蝦米,直把劉軍辣得嘴巴通紅還直呼過癮。
往回走的時候,張青臉渾身不自由,哭喪著臉道:“我對香菜過敏!”
楊一木看到路邊有賣大碗茶的,就跑過去,幫她買了一碗。
“謝謝啊。”喝完茶,她有些侷促地跟到楊一木身邊,低聲解釋:“楊校,不好意思啊,其……其實那個校……校辦廠那事我心裡是認同的。只是...方校長在我轉正的事情上幫了很多忙,我...我實在不好意思跟他唱反調...”
“沒事。”楊一木倒覺得自己這事做得粗糙了些,事先沒跟師父通氣,要是張青和趙國偉全站他這頭,讓師父落了單,那場面反倒讓他覺得不是滋味了。
楊一木把他們送到公交站車,自己去百貨大樓買車,交了票,付了錢,又在樓下的車攤整了一下。
這年代腳踏車還是奢侈品,新車買了整一下,耐用,鋼圈不跑偏。
準備往回騎的路上,楊一木又在供銷社買了兩瓶酒,兩包點心。
回到學校,天剛擦黑,楊一木拿了一些糖票布票,又帶上路上買的去了方校長家,方師孃在家,“你這孩子,你還沒成家呢,以後哪樣不花錢?以後可不許瞎買了……你師父又不知道溜達到哪兒了,也該回來了,我弄個鍋子,你晚上就在這兒喝一杯。”
楊一木道:“師孃,我去林芳家有點事,今天就不在這吃了。”
方師孃聽他這樣說,也沒好留,待方校長回來,道:“怎麼瞅著楊一木悶悶不樂的樣子?不會有啥事吧?”
方校長愣了一下,道:“能有啥事?吃飯吧,我餓了。”
方師孃說,“學校起校舍那事,沒一木這孩子,光靠你也不成。人活在世,你又是他師父,平時多幫幫這孩子。”
說著去灶屋盛飯端菜。
可方校長感覺自己眼角一陣溼熱。